第二十章從白帶判斷健康(2 / 2)

本病的主要症狀是白帶增多。急性宮頸炎白帶呈膿性,伴下腹及腰骶部墜痛,或有尿頻、尿急、尿痛等膀胱刺激征。慢性宮頸炎白帶呈乳白色粘液狀,或淡黃色膿性;重度宮頸糜爛或有宮頸息肉時,可呈血性白帶或性交後出血。輕者可無全身症狀,當炎症沿子宮骶骨韌帶擴散到盆腔時,可有腰骶部疼痛,下腹部墜脹感及痛經等,每於排便、性交時加重。此外,粘稠膿性的白帶不利於精子穿過,也可引起不孕。

子宮癌

子宮的癌症,發生於子宮頸部者為頸部癌,發生於子宮體部內膜者為體部癌。這兩種癌在許多方麵有所不同,故分別闡述如下。

子宮頸癌是在子宮入口部發生的癌症,除特殊者外,幾乎都發病於已婚女性。

一般認為病毒感染是其原因之一,其他炎症則是誘因。另外,不衛生的性交也與頸部癌發病有關。發病年齡在35歲前後者最多,初期性生活年齡,特別是20幾歲之間也有的發生頸部癌。所以,女性發育已徹底成熟後再結婚,並且過著清潔的性生活,這一點在預防頸部癌上非常重要。從統計上看,懷過孕與生過孩子的婦女,特別是多產婦女發病率較高。頸部癌中約有8%是腺癌,這是一種特殊的癌症,未婚婦女中也可發生。

頸部癌發生於覆蓋子宮頸部的扁平上皮與圓柱上皮的交界處,主要發生於圓柱上皮。

體部癌是在子宮深處的某部的內膜上發生的癌症。容易發生體部癌的因素有肥胖、不孕、糖尿病和高血壓等,而這些都與高熱量與高脂肪食品有關。

體部癌多發病於40歲以上的婦女,尤其多發於45歲以上接近閉經期的婦女,40歲以上婦女的體部癌占整個體部癌的90%。與此相反,39歲以下的年輕婦女,僅占體部癌的5%、年輕女性中所發生的體部癌,大都是由內分泌異常引起的,因此,此病多發於不孕的婦女。

體部癌的症狀,有與月經周期無關的子宮出血。在閉經後發生體部癌時,有時可誤認為是否是又來月經。

綜合治療和定期檢查

子宮頸炎的預防保健

子宮頸炎的治療原則是破壞柱狀上皮,促使鱗狀上皮覆蓋而愈合。

電熨治療

利用高頻電流對糜爛麵做電熨燒灼,適宜於治療各種類型的宮頸糜爛。

冷凍治療

利用液氮快速接觸降溫,使病變組織冷凍壞死;適用於表麵較平整的糜爛。

激光治療

對宮頸病灶進行氣化加燒灼治療,對病灶的破壞深度較好。激光治療的優點為療效高,術中無不良反應,術後組織反應小,痂皮壞死組織少,陰道滲液時間短,愈合好,宮頸不留疤痕,是目前治療宮頸糜爛的理想方法。

微波療法

微波組織凝固,操作時無煙無味止血效果好,安全性大,一次痊愈率高。

藥物燒灼療法

用40%重鉻酸鉀或20%硝酸銀溶液腐蝕子宮頸糜爛麵。

手術治療

對久治不愈的宮頸糜爛可行子宮頸錐形切除術;對年齡較大或疑有癌變者或合並有其它生殖器官疾病者可行全子宮切除術。

養陰生肌散

清潔宮頸,將藥粉噴塗於患處,每周2次,10次為一療程,適用於宮頸糜爛。

陰道灌洗法

野菊花、蒼術、苦參、艾葉、蛇床子各15克,百部、黃柏各10克。濃煎200ml,進行陰道灌洗,每日1次,10次為一療程。適用於急性宮頸炎。

此外,患者應注意:1保持外陰清潔。2盡量減少人工流產及其他婦科手術對宮頸的損傷。3經期暫停宮頸上藥,治療期間禁房事。

子宮癌的預防保健

預防子宮癌的秘訣是定期進行體檢,一般是一年兩次。

提倡晚婚和少生、優生,推遲性生活的開始年齡,減少生育次數,均可降低宮頸癌的發病機會。

積極預防並治療宮頸糜爛和慢性子宮頸炎等症。分娩時注意避免宮頸裂傷,如有裂傷,應及時修補。

注意性衛生和經期衛生。適當節製性生活,月經期和產褥期不宜性交,注意雙方生殖器清潔衛生,性交時最好采用安全套,減少杜絕多個性伴侶。

男方有包莖或包皮過長者,應注意局部清洗,最好做包皮環切術。這樣不僅能減少妻子患子宮頸癌的危險,也能預防自身陰莖癌的發生。

對宮頸癌高危人群,包括性生活過早、過多,及生育過早、過多、過密的婦女,有亂交、濫交、多個性伴侶和不潔性生活史的婦女,衛生條件落後、性保健知識缺乏地區的婦女,有宮頸糜爛、撕裂、慢性炎症及陰道感染等症的婦女,配偶有包皮過長或包莖的婦女,應特別重視定期普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