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7章 積善之家(1 / 2)

小米被惹得大笑出聲,不等鐵無雙問詢什麼叫自戀,鐵夫人已經在屋子裏召喚,“無雙,趕緊帶小米進來,夜風涼,小米身體還沒養好。”

鐵無雙豎起一根手指在嘴邊,示意小米保密。

小米右手食指和拇指捏在一處,在嘴唇上摸了一下,做了個合攏的姿勢。

兄妹兩個雖然沒有血緣,這一刻卻是分外的親近…

人生四大喜事,洞房花燭夜,金榜題名時,久旱逢甘露,他鄉遇故知。

洞房花燭幾乎人人都會有一次,久旱逢甘露也不算稀罕,他鄉遇故知靠緣分。

隻有金榜題名,是絕對的靠實力了。

居然大榜一貼出來,新鮮出爐的一百五十個舉人就成了整個京都的香餑餑。

各個酒樓飯莊飽滿,宴飲不斷。倒是極容易的,就把之前的風聲鶴唳硝煙吹幹淨了。

雖然依然有官員被抄家,但對於平民百姓來說,哪個居然被捉了女婿,哪個詩會又出了詩,甚至過些時日的殿試,誰會高中也被開了盤口,成了全民參與的一個大賭。

劉不器和程子恒兩個,當晚在侯府喝了酒,第二日同陸謙一起去拜了老院長和李林李大人,其餘時候就繼續關在小院裏攻讀。

殿試不同於大考,多半更側重於國事和民生。

這些不隻需要學識,還需要眼界。

老院長原本還擔心三個弟子被名利迷了眼,沉溺於花天酒地,沒想到三人如此沉得下心,讓他很是歡喜。

親自搬上門小住,老仆人守住了遠門,謝絕了所有前來邀請宴飲的帖子。

老院長就帶了三個弟子,傾心傳授,天文地理說到百姓民生,聽得陸謙等人都是受益良多。

小米聽說了,很是感激老院長,感念他老人家年歲大,飲食需要精心。

於是,每日裏侯府的小廚房就是炊煙不斷。

送去宮裏的一份,老院長一份,陸謙三個一份兒,侯府自家一份。

她簡直是忙的團團轉,但許是日子有了奔頭,居然臉色越來越紅潤,鐵夫人見此也就不再攔著她下廚,隻是送了兩個麻利幹淨又信得過的廚娘去幫忙。

偶爾抽出功夫,小米就坐了馬車,戴了紗帽去箱包鋪子轉悠。

先前大病一場,京都之地又如此動蕩,如今街麵上雖然恢複幾分,還是人氣有些低。

小米的箱包鋪子,占了個新奇,生意倒也不算差。

但多半還是荒原書院那些書生帶起來的風頭,書包根本不夠賣,至於旁的各色女包,行李箱,就無人問津了,大有落灰的架勢。

鋪子的掌櫃,說起來也是熟人,陳信的媳婦兒馮氏。

陳信當初接了打理鋪子的差事,倒是盡心,但尋掌櫃的時候就有些犯難。畢竟小米的身份特殊,萬一尋個不牢靠的掌櫃,不經意說出些什麼,興許就是個大錯。

犯愁的時候,馮氏聽到了,就笑著毛遂自薦。

馮氏娘家也是商賈人家,當初老爹看中陳信肯吃苦又腦子靈活,頂著老妻的反對,把馮氏嫁到了陳家。

陳信常年在京都,馮氏不必在公婆跟前立規矩,不必整日想著討好小姑,自己日子自己說了算,別替多自在了。過門不過兩年就生了個大胖小子冬生,如今已經九歲了。

雖然外祖和祖父兩邊都是商賈,但冬生卻生個聰明會讀書的腦子,如今在學堂裏常被先生誇讚,當了秀才苗子培養呢。

這也是陳信夫妻倆死心塌地為陸家的另一個原因,不說陸家原本就是月仙的婆家,姻親相處的好。再一個小米將來若是有了大造化,雞犬升天,冬生必定也是會有一番好前程。

這一日,天色晴好,得了夫君囑咐的馮氏,把學堂裏休沐的兒子也帶到了箱包鋪子。

冬生在案板後讀書,照管著鋪麵。他也不曾進過小米,還以為是普通客人,就起身招呼道,“這位小姐,您隨意看一下,我母親去了後院庫房,馬上就回來。”

小米喜他圓頭圓腦很有福氣的樣子,守鋪子讀書也是勤奮,於是就笑著點點頭。

待得馮氏從後邊過來,小米抱了身份,馮氏就趕緊拉了兒子行禮。

雖然平日常聽陳信說起,這母子倆個卻是沒見過小米的。

小米想了想,讓猴子一樣上躥下跳看熱鬧的高仁跑了一趟侯府,把先前馮簡從宮裏送來的一塊硯台取了來。

她出門之前也不知道冬生在,隻準備了馮氏的謝禮,一套金頭麵兒,倒是缺了冬生的。

馮氏眼界不算低,自認也見過一些好東西,但小米賞她的金頭麵,已經是很好了,做工精巧之極。不過見了冬生的硯台,她差點兒驚得出嚷出了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