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節 陝西紙質傳媒業發展概況(1 / 3)

傳媒是傳播媒介(例如廣播、電視、書、報、刊)的簡稱,因此傳媒產業就是從事傳播媒介的經營和管理及其相關活動的企業集合。根據傳播媒介的載體不同,可以將傳媒產業劃分為三大產業類別:紙質傳媒、影音傳媒和網絡傳媒。由於傳媒產業同時具有公共事業與經濟組織的雙重屬性,因此,傳媒產業具備強烈的政治屬性、文化屬性和經濟屬性。

紙質傳媒,顧名思義就是以紙張或者主要以紙張為載體的傳播媒介,其最主要的表現形式就是圖書、報紙、期刊以及其他以紙質媒介為載體的傳播媒介(例如非正式出版物和直投刊物等)。由於圖書、報紙和期刊產業在紙質傳媒產業中占據絕大部分市場份額,因此,本部分將重點從圖書、報紙和期刊產業論述我省的紙質傳媒產業。從紙質傳媒產業的實施要素來看,我們可以將紙質傳媒產業劃分為圖書的出版和發行、報紙的出版和發行、期刊的出版和發行等產業環節。我國的紙質傳媒機構的經營一直由政府統包統辦,隻是隨著市場化改革的不斷推進才開始逐步放開。由於本書是論述陝西文化產業的現狀與發展,因此,本章自然是在文化產業的語境下對紙質傳媒業進行探討,關注重點也就集中於那些市場化運作的紙質傳媒企業,對於那些仍然處於事業單位運行機製的紙質傳媒機構將不作重點討論。

一、陝西紙質傳媒業發展概況

研究陝西紙質傳媒業的發展狀況,要把它放到全國紙質傳媒產業發展的大背景下加以考察。我國的紙質傳媒業曆經半個多世紀的發展,已經初步形成了具有一定規模的和產值的紙質產業群。無論是圖書、報紙和期刊的出版行業,還是圖書、報紙和期刊的發行行業,都取得了巨大的發展。這種發展不僅體現在紙質傳媒產業的企業數量和質量上,而且還體現在紙質傳媒企業提供的產品和服務上,同時也體現在傳媒企業的治理結構的運作模式上。隨著紙質傳媒產業的飛速發展,紙質傳媒業的產業結構也在不斷地優化。

和全國紙質傳媒業的發展態勢一樣,陝西新聞出版業也在積極探索中穩步發展。據陝西省統計局《2005年陝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5年全省出版報紙種類53種,6.88億份,31.36億印張;出版各類雜誌種類265種,4865萬冊,2.34億印張;出版圖書種類4938種,1.74億冊,10.43億印張。

據陝西省統計局、國家統計局陝西調查總隊《2006年陝西省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顯示:2006年,全省出版報紙84種,6.44億份,31.39億印張;出版各類雜誌266種,6643.65萬冊,3.38億印張;出版圖書4943種,1.85億冊,10.25億印張。

從發展前景看,紙質傳媒業仍然存在著廣闊的發展空間。但是也應看到,雖然分布在我省媒體的品種和數量較多,人均數量和產值卻仍然處於較低的水平。從紙質媒體的單一市場占有率來看,分布在我省的紙質傳媒業在規模經濟方麵還存在著極大的提升空間。與其他省份相比,我省的紙質傳媒企業在資本實力、經營理念、管理體製以及人力資源方麵,都還存在著很大的差距。

為了提升我國紙質傳媒產業的整體競爭實力,同時也為了優化我國紙質傳媒行業的產業結構,我國政府正在逐步推動紙質傳媒產業的市場化進程,同時積極進行紙質傳媒產業的結構調整,努力打破原有的區域封鎖和市場壁壘,從而推動我國大型紙質傳媒企業集團的跨地區和跨行業經營。在政府的支持下,我國已經在北京、上海、廣州、沈陽和成都等大城市成立了一批實力較強的紙質傳媒企業集團。這些紙質傳媒企業集團不僅在探索我國傳媒企業的市場化經營領域做出了巨大的示範效應,而且還將大大提升我國紙質傳媒產業的整體競爭實力。據了解,陝西紙質傳媒產業集團已在醞釀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