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次,民營影視公司的迅速發展。進入新世紀後,民營影視公司迅速崛起,已經成為陝西電視劇創作的主要力量。早在1985年,華山影視公司——全省第一家民營影視公司創立,並投拍了第一部電視劇《水滸外傳》;1992年,鄧小平發表了重要的南巡講話,在市場經濟的轉型中,陝西的民營影視企業發展迅速。如成立於1992年的西安長安影視公司,先後拍攝了《中國模特》、《黃土魂》、《口紅》、《激情燃燒的歲月》係列等電視劇,到1998年,民營影視公司的數量已達到26家,拍攝了很多重要的、有影響力的電視劇,如由西安光中影視有限公司拍攝,劉惠寧導演,1999年播出的20集大型紀實電視劇《12.1槍殺大案》在全國熱播,反響強烈。1999年後,在西部大開發的影響下,陝西的經濟快速發展,民營企業進入影視創作和製作領域的門檻逐漸放寬,影視公司的數量迅速擴張。2002年,由民營公司投資生產的電視劇20部372集,占全省總產量的90%以上,總投資接近億元。2003年底,在冊民營電視節目製作公司已達107家,按公司注冊資金最低門檻300萬計算,就有2億多元。2006年,發展到了133家,注冊資本近4億元。據西安文化產業發展研究會和西安市社會科學院聯合推出的《西安地區影視業發展調研報告》表明,從2001年到2005年,西安地區影視企業共製作了電視劇104部,2247集,如果每集以投資30萬計算,投資就達到67410萬元。
再次,有一批固定的優秀主創、製作、生產、銷售和管理人員隊伍,如出品人有延藝雲、王廣群、鄭少康、趙安、盧存誌、肖白、孫唯露等;製片人如馬建安、趙安、錢建平、辛嘉潤、劉金璽、趙軍、朱秦、劉建華、王浩一、楊順安、任雙有、吳健等;導演如李源、於庚庚、張漢傑、周友朝、劉建華、萬盛華、楊鳳良、劉惠寧、張曉春、淩玲、陳鬱龍等;編劇如延藝雲、莫伸、楊爭光、孫毅安、和穀、呂宏強、竹子、李岩希、龐一川、王三毛、王真、陳彥、由甲、蘭一斐、白誌強、李康美、謝豔春、謝迎春、王小玲、張紅等。
第四,在新世紀這一階段,陝西製作出了一大批表現陝西曆史,反映關中、陝北、陝南民俗的電視劇,形成了較為強烈的地域文化特色。著名者如由陝西電視台拍攝,黃健中、延藝雲導演,孫皓輝編劇的大型曆史題材電視劇《大秦帝國》,突出反映了秦孝公時期任用商鞅變法富國強民的曆史故事,極具史詩性品格。又如由西安電影製片廠拍攝,葉大鷹導演的大型革命曆史題材電視劇《西安事變》,以發生在1936年12月12日曾經震驚中外的“西安事變”為曆史藍本,全景式、史詩性、藝術化地展示了當年客觀、真實、複雜的曆史背景和事變經過。以上兩部作品,都是氣勢恢宏的曆史畫卷,是近年來我國重大曆史題材影視創作的力作,也是陝西近年來影視創作具有經典性意義的突破。此外,還有諸如《關西無極刀》、《關中匪事》、《關中往事》、《關中俠事》、《關中女人》、《關中男人》等關中係列電視劇,表現關中人率性、質樸、堅韌的個性;如《郭秀明》、《激情燃燒的歲月》係列等既獲大獎,又有很高的收視率的電視劇。表現陝西地域特色的音樂的,有秦腔電視劇《山裏世界》、《狸貓換太子》(又名《太子調包計》),眉戶電視劇《遲開的玫瑰》、碗碗腔電視劇《金碗釵》等,這些從不同的側麵和角度表現出鮮明的陝西地域特色文化的電視劇,標誌著陝派電視劇的創作進入了成熟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