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節 陝西廣告業整體估價(2 / 3)

在陝西廣告市場,從廣告主(企業產品)看,外地產品廣告量很高,幾乎占到90%,而陝西的品牌產品廣告量小,傳播率低,這與本地生產企業實力較弱有著直接關係。透過陝西的報紙、電視、廣播、雜誌、網絡等廣告媒體顯示,在各類產品廣告中,陝西地方品牌的廣告所占比例僅為10%。主要有西安製藥廠的利君沙、太陽食品集團的阿香婆、西安楊森製藥、三寶雙喜、秦俑奶粉、太白酒、開米洗滌劑、楊森采樂;占全省廣告總量絕對份額的IT、手機、汽車、藥品、食品飲料、酒類、洗滌化妝品等產品類廣告大多都是上海、廣東、山東、江蘇、四川、浙江等省市企業。陝西企業在中央電視台、鳳凰衛視、新浪網等享譽世界的大媒體上所做的產品廣告,更是少而又少,就算是做也是斷斷續續,難以形成規模優勢。偶爾所能見到的幾則陝西本土產品廣告,無論從創意、定位、製作、發布、資金投入等方麵,都還存在著許多不盡人意的地方。

4.廣告專業人才短缺

從陝西廣告業從業人員總數看,廣告人力資源可謂不少。但用廣告專業人才標準衡量,達到條件的卻不到50%。特別是運用最新科學技術製作廣告的頂尖人才更是少而又少。這直接影響了陝西廣告的作品質量、品牌形成和企業規模的發展。原因是最早的陝西廣告公司準入條件較低,一些人僅憑熱情和資金就創辦廣告公司,後來雖有西安美院的畢業生加入,再後來也有學電子、營銷、平麵設計、廣告等方麵的人才走進廣告行列,但整體來看,專業人才占從事人員的比例較小,這就使得廣告企業自身缺少後勁。

5.廣告市場信用度差

由於廣告活動主體市場信用意識嚴重缺失,導致虛假違法廣告呈逐年增長趨勢。這種以欺騙手段進行內容不實的、造成欺騙和誤導後果的廣告,不但給消費者造成巨大損失,也使廣告經營者失去了許多受眾。

造成虛假廣告大行其道的根本原因首先是目前廣告業發展還不成熟。目前我國市場信用管理體係尚未建立,信用評價和失信懲罰機製還不健全,廣告信用製度建設明顯滯後於廣告業的快速發展,全行業尚未樹立起誠信評價和自我約束機製。

其次,經濟利益的驅動是導致虛假違法廣告的直接誘因。麵對激烈的市場競爭,一些廣告主靠發布虛假違法廣告進行不正當競爭占領市場。不少媒介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最大化,或將版麵轉包他人經營,包而不管,或根本不履行法定廣告審查義務,這是虛假違法廣告發生的直接原因。此外,現行體製決定了大眾媒介從事廣告經營的官辦色彩非常濃厚,地位特殊不言而喻,對其違法行為查處不易,所有這些都導致了虛假違法廣告屢禁不止。

第三,廣告行政監管存在缺陷。一是廣告法製不健全。現行《廣告法》已明顯滯後,內容不完備,操作性不強,對虛假廣告、比較廣告、公益廣告等重要概念界定不清,對廣告違法者處罰顯輕,對廣告失信者製裁不力,對維護廣告市場良好信用秩序沒有起到強有力的保障作用。此外,網絡廣告等新興領域尚存在法規空白,沒有可操作的具體規則,造成監管上的盲區。

第四,管理方式、理念落後。重登記、輕管理的思想仍較嚴重,不能適應廣告動態監管的需要。

第五,監管技術含量低,缺乏先進的監管手段,沒有能及時發現、處理虛假違法廣告的反應快速的廣告監控體係,廣告監控效率低,力度不足,客觀上造成了監管不到位。部分工作人員執法中存在著厭倦和畏難情緒,執法不力等也是重要的原因。

6.行業惡性競爭嚴重

陝西廣告市場長期存在“媒介強勢”、“零代理競爭”等突出問題。目前,媒體競爭已經從同類媒體競爭、同地區媒體競爭走向了跨媒體競爭和跨區域競爭。競爭加劇導致的惡性競爭,“媒介強勢”典型的惡性動作就是實施媒體“特權”,索要廣告投放,否則予以負麵報道等製裁式動作。“零代理競爭”最典型的動作就是壓價競爭,這就直接導致了廣告公司難以獲取合理的利潤。

三、對策和建議

1.加強政策調控引導

中國加入WTO後,從2005年12月11日起,開始允許外國廣告公司以獨資身份進入中國廣告市場,這意味著中國廣告市場的全麵開放,一個全新的廣告發展階段正在到來。據了解,全世界有實力的廣告公司都已經在我國建立了分公司或辦事處,並且,目前國內十大廣告公司基本都是合資廣告公司(國際4A)。隨著首家4A廣告公司進入陝西,陝西省廣告業將因之獲得巨大商機,外商的進入不僅會帶來資金和技術,也將帶來現代的市場理念,這些將促進陝西廣告業整體的提升。但同時陝西廣告業也會麵臨來自市場運作、服務意識、經營機製等各方麵的挑戰。為了抓住機遇迎接挑戰,政府應該出台相應政策,一方麵實施集團化戰略,不遺餘力地培育陝西廣告業集團,通過製定優惠政策促進企業集團成長,有意識扶植較大廣告企業的發展,促進產業集中度提高和產業組織結構高度化的進程。通過建立陝西廣告集團公司,形成集約式規模化經營,樹立全新市場理念,大力提高行業抗風險能力和整體素質,加強市場規範化管理,樹起陝西廣告品牌,適應國際化發展趨勢,提高陝西廣告業的國際競爭力。另一方麵,為了克服過去“小而全”的傾向,政府應積極鼓勵、支持和促進中小廣告企業向“專、精、深”的方向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