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撞邪(1 / 2)

溥良原本是一個普普通通的少年,就跟他的名字一樣。

許多人小的時候都會向父母詢問為什麼給自己取的名字,溥良也不例外。當時他爸爸是這樣回答他的:咱們家姓溥,這跟普通的普字讀一個音,這良字嘛,老爹我當時就想,這兒子嘛,不用太優秀,也不能太糟糕。所以就從優良可三個字裏取了中間這個良字。

而溥良的人生仿佛也遵循他老爹的期許,少年長成之際也沒有出落的如何英俊,隻是有些不起眼的清秀,不顯得太高太胖,又沒有太矮太瘦,學習也沒有如何拔尖,從小到大在班級中上遊走,小時候收過小女生的字條,也曾經站在遠處偷偷地望著心儀的女孩,一直以來的生活都是平平淡淡,普普通通。

可或許是溥良老爹的期許哪裏出了些差錯,在溥良普普通通的人生即將邁入第十八個年頭的時候,溥良的人生突然變得再也跟普通劃不上邊了。

而這一切都要從溥良臨近高考那年,去本地的孔子廟祭孔說起。

溥良的家鄉在江南,多山多水,而孔廟就建在城郊的半山腰上。

那天溥良高考複習憋得慌,而當時的班上又盛行考前拜孔夫子的說法。溥良那時百無聊賴,咬著筆杆子望著滿桌的習題無從下手,於是就乘著時間尚早,決定趕一次班上的潮流。

不過溥良同學對城郊不是很熟。若是溥良熟的話,就絕對不會去了。

因為城郊的山,有的不僅僅是各色的廟宇大殿,還有墳。

城郊附近的墳,大多是在改革開放之前就築好的,規格有些古舊。那時也沒有什麼公墓的說法,家家戶戶若是有什麼白事,便在山上挖一目小洞,最多小修一座陵墓,立個碑,也就完事了。這長期以往下來,便成了當地的風俗。在鬱鬱蔥蔥的城郊山腰上,稀稀落落的點綴著白點,遠看或許還不覺得什麼,但當地有些民眾為了圖個祭祀的方便,把墳修在上山小路的邊上,近看起來就有些陰森了。

原本孔廟就被附近的城隍,觀音廟搶了不少業務,一整日下來也沒多少人上山。

溥良在山上孔廟祭了孔,又看廟中的幾個賣香的老漢又一副不愛搭理的模樣,況且附近也沒多少人煙,就匆匆的從山上的台階往下趕。

可就在下山的路上,溥良看見了一座墳。

他也不知道,這座墳有什麼特別的地方。因為這種樣式的墳在這座山上,沒有一百也有五十。可是就是不知道為什麼,當他無意間望見這座墳時,整個人卻恍惚起來。

約莫過了三四分鍾,溥良口袋裏的鑰匙串突然跌落在地上,那股詭異的感覺才消失無蹤,就跟什麼都沒有發生過一樣。溥良臉色發白全身有些僵硬,慢慢彎下腰拾起鑰匙,也不顧滿頭的冷汗,撒腿就跑。

晚風從山巒上吹過,樹葉相互觸碰發出窸窸窣窣的聲響。

溥良在台階上沒了命的往下跑,口袋裏的鑰匙串上,有枚拿紅繩串著的古刀幣也跟著鑰匙輕輕碰撞,發出好聽而特殊的金屬音。

直到跑下台階,在街旁小超市大媽詫異的目光下,溥良才像被撈上岸的魚一樣,沒了命的喘氣。

喘了好些時候,溥良才緩過氣來,走到小超市上買了瓶水跟紙巾靠在露天的木椅上坐了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