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新的職業身份(2 / 3)

當然庫克也強調沒人能成為第二個喬布斯,也沒有必要這樣做。喬布斯讓他放下思想負擔,所以自己在每次做決定的時候,都不會考慮如果是喬布斯,他會怎麼做,並沒有活在他的陰影之下。

最後雙方互贈了禮物,庫克送的是一個紀念品,因為今年正值麥金塔電腦的30周年(同時也為了紀念經管學院30周年)。錢穎一院長送的則是一個iPad,清華經管院EMBA學生上課用的,裏麵是錢院長課程的內容。

語音版在這:http://www。ximalaya。com/11173699/sound/4074108.

讀書筆記Reading Notes米奇·喬爾的《重啟—互聯網思維行動路線圖》

作者米奇·喬爾(MitchJoel)是曲像公司(Twist Image)總裁,也是一位新媒體與數字營銷專家。這本書在分析了互聯網大潮帶來的變化後,分企業、個人兩部分製定前行路線圖。本篇讀書筆記主要側重“個人重啟”部分,即當個人變為互聯世界中的一個節點時,如何開啟新的工作方式?

開篇即是喬布斯的那句“如果你自己不難為自己,別人就會來難為你”。個人奉為行為指南的是類似的一句:“如果不能控製自己,就隻能被別人所控製。”

6~12章組成了“重啟自己”的部分。主要表述了在互聯網時代,不必是個原生的數字人,但要做出數字第一的姿態,做一個數字直立人。我們必須非常習慣於自己的職業不再以直線方式前進,職業發展會扭曲,會反轉,變化和差異常常會連續和反複。新的工作方式是要成為一個永恒的創業者,通過強大的內容進行快速持續的溝通,進行自我營銷。我們不再需要“去辦公室”完成工作,工作空間無處不在。相關要點摘錄如下。

1.新的工作方式專題課

(1)轉變思維。推薦讀《怪誕行為學》,用行為經濟學解釋乞討。人類做出的決定是複雜和不理性的,受到情緒和膽識的影響。

(2)開始行動。實幹比誇誇其談重要。

(3)創造挑釁。即批判性地思考和發表觀點。

(4)注入娛樂。非辭工作,而是注入娛樂態度。最具創造力的人都是會玩的人。

(5)未來由自己把握。努力工作,成為一個永恒的創造者,不停尋找新的、創新型的方式使企業處於行業前沿。

(6)學會融合。工作、家庭、朋友、社區服務完美融合。

(7)大多數商業新模式應該包括:力促思想碰撞,尋求開展新穎而有趣的項目。明白工作已經變為以項目為基礎,團隊共同解決問題,並尋找更多問題的過程。

(8)用新的工作方式取得進展的八種方法:理解相關過程;更好地表現自己,學習如何更好地推銷自己;提交簡曆前做足功課;不要撒謊;懂行;注重讀和寫;做你自己;投身網絡。

2.擁抱曲折的職業轉型之路

(1)這個時代沒有哪個行業哪個公司是安全的。需要不斷的轉型發展。在亞馬遜等公司中,不會看到類似柯達等公司的故事劇本的商業模式,這些組織處於不斷重啟的狀態。

(2)在一個需要重啟企業的世界裏,欣然擁抱你的職業生涯的曲折。最有趣的人、你最欣賞的人都有著非常曲折的生涯,你也應該這樣。

(3)需要適應這個時代,克服惰性:不要害怕去做時間短卻有幹貨的項目;不要怕做大事;曲折前進;不妥協,但也不要太固執;有時候需要享受孤獨。

讀書筆記Reading Notes裏德·霍夫曼的《至關重要的關係》

《至關重要的關係》是全球最大商務社交網LinkedIn創始人裏德·霍夫曼的書。很少買關於人際關係方麵的書,因為一直奉行的是“人生苦短,做好自己,有緣的人自然會相聚”。買這本書,是想看看互聯網時代,人和人之間的關係是怎麼聯接的。本書有很多挺好的觀點,對想重新做職業規劃的人也適用。

1.概要。

(1)人人都是企業家,可以創造自己的生活,開創新事業。企業家精神是一種生活態度,而不隻是一個商業概念。

(2)全球化和科技改變了職場規則:現在的職場扶梯上,都擠滿了人,傳統的職業軌跡已經消失。同時消失的,還有傳統職業技能發展,需要依靠自我培訓和自我投資。

2.將個人資產、雄心壯誌和市場現狀三大版塊結合起來,從而提高市場競爭優勢。

(1)競爭優勢是一切職業策略之根本。不需要比其他所有人都更好、更快或更便宜,要學會在區部賽場上競爭。區部指地理、行業部門和技能組合上的局部,比競爭對手占有優勢。例子:Zappos網上鞋店365天退貨政策。

(2)三塊拚圖碎片:軟資產與硬資產、追求和價值觀、市場現狀。例子:穀歌—“為世界整理信息”的目標。星巴克—專注顧客和股東的需求。市場不存在,再聰明也沒有用,關鍵在有人受用你的服務。所有優勢都具有局限性,選個競爭壓力小的山頭。

3.製定ABZ規劃,根據自身競爭優勢,製定A計劃,然後根據後期反饋或經驗教訓,重複或調整計劃。

(1)A計劃是正在從事的工作,目的是將競爭優勢發揮出來。當A計劃行不通時,就采用B計劃。Z計劃指退路。

(2)要將學習設在首位,在實踐中學習。

(3)下一些較小的賭注。

(4)確立一種不受老板、地域以及行業影響的身份地位。

(5)追求更好、避免更差,都是調整方向的時機;向不同但相關的方向調整;可以從兼職開始做起。

4.建立堅實長久的人際關係,組成強大的職場人際網絡。

(1)很少有新成立的公司是靠一個人單槍匹馬建立起來的,組建有才華的團隊至關重要。

(2)任何一種工作歸根結底都是與人的互動合作。人是各種資源、機會、信息等要素中的重中之重,同時也是守門員;周圍的人會影響並決定你將成為哪一種人。

(3)個人交往和工作兩種關係涇渭分明,主要因為忠誠問題。

(4)建立真正的人脈就像約會。第一步是感同身受並提供幫助。真正建立社交關係取決於兩個條件,一是能從對方的角度看問題,二是思考自己如何幫助對方或者如何與其合作,而不是想著自己能從對方身上得到什麼。

(5)認識新人最好的辦法是通過已經認識的人,要估量現有人際關係網的結構與優勢。

(6)職場關係從交換到同盟。同盟者的主要特點是,你經常向其征詢意見的人,遇到機會首先與其分享並合作,會介紹給其他朋友幫助他樹立聲譽。當不再清楚記得彼此之間的得失,為對方付出之後不求馬上得到回報的時候,關係就從交換發展成了真正的同盟。

(7)根據人類大腦皮層的大小,鄧巴計算出人類一次最多隻能跟150個人建立關係。總之能維係的關係是有限的。

(8)六度空間理論。1967年,心理學家進行的著名試驗表明,世界上任意兩個人之間建立聯係,最後隻需要6個人。2001年,社會學家也開展了全球範圍的事業。地球是一個巨大的社交網絡,大概隻需要六個中間人就可將任意兩人聯係在一起。

(9)想認識一個自己社交網絡外圍的人還是請朋友引薦,關鍵是考慮你能為你想聯係的這個人做些什麼,或者至少找出你們之間最緊要的共同利益點。

(10)加強並維護關係網最好的辦法,就是啟動長期的“給予—接受”的過程。成為別人的橋梁,即將他們介紹給無法接觸的某個人或者分享他們無法接觸到的某種經曆。保持聯係,成為最近聯係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