製造業(2 / 2)

3.全世界都是我的研發部

按央視大型紀錄片《互聯網時代》的數據,在20世紀50年代,著名的波音707客機隻有2%的零部件是在國外生產的,而現在90%是由遍布於全球各地的40個合作夥伴共同完成的。《爆發:大數據時代預見未來的新思維》的作者艾伯特·拉斯洛·巴拉巴西說:“在過去,大多數的功能之所以都集中於同一組織,是因為這麼做更便宜。互聯網帶來的改變是它讓外包變得便宜得多。維持和開發產業鏈,在今天已經不再那麼昂貴了。所以,從某種意義上講,產業網絡變得更有利潤、更有價值了。因為交易成本的降低。”

走在互聯網前沿的海爾,搭建了全球研發平台,納入全球10萬知名高校和科研機構,涉及電子、生物等多領域,共同參與產品設計。

海爾全球研發網絡

在新的創客市場中,製造和銷售通常是一回事。如創客常用的眾投,就是集合希望獲得某項產品的眾人之力,實現產品的誕生。將產品麵世以後才進行的支付提前到產品生產之前。

如同《維基經濟學:大規模協作如何改變一切》中所說的,“世界就是你的研發部”。

4.風起雲湧的創客運動

網絡打印照片是我們現在常見的服務。而將來,隻要上傳文件就能得到製造好的成品,這叫雲工廠。就像我們現在文字處理時有打印選項一樣,將來類似的智能打印(製造)軟件也將成為計算機的常用軟件。製造業變成了另外一種可以用網絡瀏覽器獲取的“雲服務”。

互聯網時代,製造業的準入門檻已經降低。克裏斯·安德森在《創客》一書中把新工業革命看作數字製造和個人製造的合體。創客是互聯網對製造業的革命。創客時代的製造業變革不是更改製造過程,而是改變了由誰來製造。

除了上傳雲工廠,目前常見的是在桌麵工廠製作產品。在桌麵工廠常用的四個工具:一是3D打印機,獲取屏幕上的幾何圖形,然後將其轉變成可以拿在手裏使用的實物。二是數控機器,用鑽頭切割出產品。三是激光切割機,用強力激光精確切割出各種形狀,然後拚接。四是3D掃描儀,實現現實捕捉,把實物變成三維影像。

據我們所已知,打印出來產品包括鞋子、相機、吉他等。當然創客運動是否成氣候,關鍵還是要看其對整體的經濟影響有多大。汽車行業自然是首當其衝。世界上首輛全3D打印車已經試駕,這是美國汽車製造商Local Motors的作品。

真能開動!世界首輛全3D打印車試駕

世上首輛全3D打印車試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