顛覆性的革命(1 / 1)

1.競爭對手是誰

移動互聯網的興起正演化成一場影響廣泛、深遠、持久的顛覆性革命。

—音樂出版產業:從2000—2010年的十年間,因數字音樂發展導致整個音樂出版產業收入(包含數字音樂收入在內)下滑了40%……

—傳統銀行金融:2013年11月14日,餘額寶規模超過1000億元,按照當期收益率測算,千億規模銀行損失約43億利息,各項損失累計近100億……

—傳統通信服務:9個發達市場(美國、加拿大、法國、德國、西班牙、英國、意大利、新加坡、中國台灣)語音短信收入未來5年預測最大降幅可能到46%……

—傳統教育機構:2014年2月25日,歡聚時代(YY)推出獨立在線教育品牌100教育,宣布推出永久免費的托福、雅思強化班,新東方市值應聲下跌10%……

互聯網最大的問題,或者說有趣的地方是:你永遠不知道你的行業競爭對手是誰。跨界已經成為一種必然趨勢和普遍現象。如招商銀行沒有想過有一天阿裏巴巴會是它的競爭對手;康佳沒有想過,樂視會做電視;中國電信也不知道有一天騰訊會推出微信的免費電話。

產業競爭的最大威脅並不一定來自於產業內部,往往來自其他行業,甚至是某種匪夷所思的行業混搭。費盡心思建立的行業壁壘,很可能隻是一道馬其諾防線。你永遠不知道,競爭對手是誰。

2.“比特”與“原子”的融合

麻省理工學院媒體實驗室創造出了“比特”和“原子”兩個結構。原子結構是指以原子作為基本單位的物質世界,是實體世界,如房子、報紙、手機等。比特結構是以比特作為基本單位的數字世界,是信息世界,如電腦遊戲、電子書、電子音樂。比特世界產生於原子世界,依附於原子世界,而又作用於原子世界。

通常會把原子作為工業化時代的代表,把比特作為信息化時代的象征。在移動互聯網時代,兩者已互相融合。移動互聯網為實體經濟注入了社交化、移動化等原子特征,催生了新的行業和發展機遇。

在構建世界已從原子化走向比特化的過程中,產業互聯網化、互聯網產業化成為未來的兩個趨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