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晨,安靜祥和的兩儀殿似乎還沒有從睡夢中徹底醒來,作為大唐最高統治者的居所,這裏的一切都還透露著夜間靜謐的感覺。
李治身體一向不佳,常年需要安心靜養,所以沒有人敢在這裏大聲喧嘩,不過有一個人是個例外,那就是李治最疼愛的女兒——太平公主李令月。
“父皇,你可要為女兒做主啊,前些日子女兒不知得罪了什麼人,如今外麵正到處風傳對女兒不利的消息,說女兒私下武攸暨人媾和,與他暗接珠胎,竟懷了他的孩子,這可叫女兒以後怎麼見人啊。”
兩儀殿中的一陣哭訴聲打破了這裏原有的寧靜。這陣哭訴的主人便是最近長安傳的沸沸揚揚的故事的女主角,太平公主。李治或許算不上一個好皇帝,一個好丈夫,但他絕對是一個好父皇。
當年前太子李弘病死洛陽,悲痛之下的李治居然冊封李弘為孝順皇帝,以太子身份被封為皇帝,這在大唐開國以來可是獨一份,由此可見,李治對子女的寵愛之深。
太平公主是李治的嫡長女,平日裏對她的疼愛絲毫不遜色與幾位皇子,長安坊間有這樣誹謗太平公主的的傳聞,李治當然不會置之不理。
李治顯然被這個消息氣得不輕,雙手顫顫巍巍地指著身邊的總管內侍,蠕動著略顯花白的胡須,“查,給朕狠狠地查。朕倒是要看看,是誰在背後亂嚼舌根子。”
“諾,身旁的內侍連忙領旨出去了。可還沒等他出門,便又聽見李治吩咐道:“此事能傳的滿城風雨,想來也不是空穴來風,你順便去趟武家,把攸暨傳來見我,我要知道事情的前因後果。”“諾。”內侍領命後便直奔武家而去了。
皇帝傳召,武攸暨不敢有絲毫怠慢,牽了飛羽便急忙往宮中趕去。
一隻腳剛邁進兩儀殿,便看見正對門的一名身著龍袍的中年人躺坐在武則天身邊。“此人想必就是高宗李治了。”武攸暨在心中暗暗想到。
武攸暨雖然久聞李治之名,但今天確是第一次見到李治本人,便忍不住多看了兩眼。
隻見高宗李治身著一身漿洗地極為幹淨的龍袍,軟綿綿地半躺在明黃色的錦榻之上,雙目半闔。許是因為常年飽受頭疾困擾,放過不惑之年的李治居然看起來有六旬老人那般蒼老,半百的發須,深深的皺紋,有氣無力的神態。與身旁年歲相差無幾的武則天形成了鮮明的對比。若非那象征著帝王身份的龍袍,武攸暨無論如何都無法將眼前這個老人與大唐皇帝的身份聯係起來。
雖然眼前的李治並沒有想象中的那般威嚴,但是他畢竟是手握萬民生殺大權的大唐皇帝,武攸暨該有的禮數還是一樣不能少的。武攸暨朝李治行了個君臣之禮,便跪在地上朗聲道:“侄兒武攸暨參見皇上、皇後。”
字正腔圓,英氣十足,李治似乎也受到了武攸暨的影響,竟緩慢地坐直了身體,轉過頭來看著武則天,嘴角掛著微笑,“二郎果然和你說的一樣,一表人才。”
被李治誇讚的武攸暨沒有露出半分得意,謙虛道:“侄兒才疏學淺,皇上與皇後的誇讚攸暨實在愧不敢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