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大家在兩天前知道武攸暨還是因為他是皇後娘娘的侄兒的話,那麼今天大家知道他就是因為他是太平公主的情郎了。現如今,長安的大街小巷、老人孩童到處都有人在傳武攸暨的光輝事跡,總而言之一句話,武攸暨火了。
不過和現在的一夜爆紅的熱門人物一樣,武攸暨火起來的背後也有著幕後團隊的推波助瀾,而且還不止一個。
現在隻消去長安城中任意的一家茶館酒樓,隨便找個人多的位置坐下來點些點些東西,你都能隨耳聽見關於武攸暨的傳聞。
“你們聽說了嗎,咱們大唐的太平公主前些日子被一個叫武攸暨的毛頭小子給非禮了。”茶館中,一個穿著短衫的漢子自以為知道了什麼了不得的新聞,神秘兮兮地說到。
不過與他想象中的情景不同,大家似乎對他的這個消息並不感興趣,就好像早就知道了一般。
“你這都是老黃曆了,還說甚麼,根據宮中最新傳出來的消息呀,這武攸暨與太平公主好了可不是一天兩天了,隻是之前都沒人被發現,不過這一次嘛,嘿嘿,那可是被人捉了現行啊。嘖嘖,這可是大唐公主呀。”現在開口說話的這個男子名叫程大富,有個在宮中當侍女的妹妹,正因為程大富有一定的消息來源,所以他說的話大家也都願意相信,於是大家便都直勾勾的盯著他,迫不及待地等他講接下來的事情。
就在這個程大富怡然享受眾人仰慕的目光時,不遠處忽然響起了一陣不合時宜的聲音,“老程,你這都是什麼猴年馬月的消息了,居然也好意思拿出來說。”
“恩?”聽見有人拆他的台,之前還洋洋得意的程大富頓時有些不悅,當場就想要發作,可當他看清楚來人是誰時,瞬間又像泄了氣的皮球般,低著頭,默不作聲了。
來人名叫張寧遠,是個土生土長的長安人,家裏有個在宮中做千牛校尉的哥哥,武藝高強,也正是由於他哥哥原因,張寧遠在這一帶頗有權勢,很少有人敢惹他,大家都管他叫張二爺。因為張二爺的哥哥在宮中當差,所以在大家眼中,張二爺一向便是個消息靈通的所在。
這幫閑漢見張二爺來了,便連忙給他讓了個座,又給他滿滿地倒了杯茶,雙手捧了過去,“二爺,大夥兒都知道您在宮中有人,消息靈通的很,不如您來給給咱們說道說道,也好叫咱們漲漲見識。”
張二爺似乎對這種奉承頗為受用,輕輕搖了搖手中的蒲扇,自覺地還有幾分諸葛亮的味道了,“要我說呀,這武攸暨可真是個不怕死的角色,據宮裏傳出來的消息呀,這太平公主與武攸暨早有媾和,已經懷了他的孩子了。”
“啊!竟然是這樣?”張二爺一石激起千層浪,引起了周圍的陣陣驚呼。看著這群人的神情,張二爺連忙擺了擺手中的蒲扇,小聲道:“噤聲,這可是皇家秘辛,可不能傳出去。”周圍的一幫閑漢隻覺得自己聽到了什麼絕密消息,悻悻的點了點頭,便不敢再聲張。
作為未來國君居住辦公的地方,東宮乃是國之重地,正因如此,東宮之中護衛重重,可謂穩如泰山。而今日的東宮卻與平日不同,此時的東宮就如同大海中的一葉扁舟,隨時都有被李賢那狂潮般的怒氣掀翻的可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