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章 自然保護區(1 / 2)

懸浮車出了礦山一路向北30分鍾後,一張3米高的防護網便映入二人眼中,網的寬度向著視線外無盡延伸,漫長的身體中更是閃動著令人敬畏的生物電流,種種外觀讓人覺得它是那麼的威風凜凜。

看著這張網,記起它的名字,軒宜稷覺得保護區裏的“保護”二字,實在是耐人尋味。有時候他常常在想,這張網究竟保護的是動物;或者說,它保護的其實是人類。

從一般意義上講,這張網的確使動物們免於了大部分來自人類的屠殺,它確實從這個角度保護了動物。

反過來想,如果沒有這張網,人類出於利益的考慮,一定會無節製的捕殺動物。但是人類殺完動物後會怎麼樣?他覺得失去節製的欲望一定會導致人類開始屠殺人類,也許這張泛著電流的大網“保護”的正是人性中的善良,它想保護的其實是人類。

或許,3000年前移民這個星係的先賢們正是覺得“人性本惡”,所以才在憲法中寫有“不得屠殺動物”這樣的話語,並為每一個新生兒強製植入身份芯片,認為這樣便可杜絕犯罪並迎來永世安寧。

雖然人類的確迎來數千年的平穩時光,這個時代已極少有重大案件,但是民眾也因為脖子上的芯片與共和國無所不在的電波網絡,變得無人會去質疑法律,即便法律也是掌握在一部分人手中。

順著防護網向西移動,二人來到一處設有電子鎖的位置,鎖上方的大牌子內寫著“5號”兩個字。

看著爺爺熟練的輸入密碼打開電子鎖,楚含章早已見怪不怪。雖然打開自然保護區電子門這種行為,在普通民眾眼中隻是一種傳聞,見過的人很少,進去過的人更少;但隻要見得多,想必誰也不會奇怪。畢竟連“穿越”這種幻想,電視劇裏演得多了,也不再有人覺得是新奇的故事。

至於為什麼會有鎖,那自然是因為這裏有門;有門就有鎖,有鎖就有門。這句話看起來好像是一句廢話,但這並不是一句廢話。門上的鎖與鎖外的門,這是一種資格的體現,它是為了限製個體的行動;這把鎖,既關了動物,它又關了人。

至於為什麼有密碼,那當然是為了打開這扇門。什麼!你要問密碼哪裏來的?從某個角度來說,這密碼是偷來的。不過依照楚含章對爺爺的理解,這不能叫偷,讀書人的事怎麼能叫偷!這是用眼睛看到的,隻不過,看門的人沒有發現鑰匙被複製了一份而已。

推開電子門,楚含章將車停入保護區一個山洞中,這就是此行的終點,也是打獵的起點。

山洞處在一座土山的山腰內,山的東側有一個小湖,湖旁正是牛飲之地。

出了山洞,軒宜稷環顧四周,俯視著牛群說道:“你殺牛,我生火。”

楚含章平靜的點點頭,然後將電擊手槍與匕首掛在腰間,爬上最靠近湖旁的土山觀察湖邊野牛群。捕獵這種成年可達一頓重的巨獸,他心中還是有些擔憂,曾經在狩獵野豬時見過牛群奔襲的場景,那種大地都在牛蹄下顫抖的氣勢,令他印象極為深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