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手板:即笏。古代官吏上朝或謁見上司時所執,備記事用。
[41]貽:遺留。誚(qiào):責備、嘲罵
[42]秋:猶年。
[43]請托:私相囑托。
[44]更:再,又。
[45]寒畯(jùn):出身寒微而才能俊出的人。畯:通“俊”。
[46]廝役:幹粗雜活的奴仆。後泛指為人驅使的奴仆。
[47]廉介者黜(chù):清廉不苟取者被貶。黜:貶,廢免。
[48]貪墨:貪財好賄。墨:不潔之稱。
[49]崔烈:東漢名士。靈帝時榜賣官爵,崔烈出錢五百萬,得司徒(丞相),聲譽大減。論者嫌其銅臭。
[50]子明:馮奉世,字子明,西漢潞人。宣帝時持節使大宛,威震西域。宣帝下議封奉世。封禪(shàn):帝王祭天地的典禮。在泰山上築土為壇祭天,報天之功稱封;在泰山下梁父山上場祭地,報地之功,稱“禪”。自秦漢以後,封建王朝都把封禪作為國家大典。
[51]移:改變。
[52]冀:希望。
[53]際:適當其時。
[54]見用:被任用。見:被,表被動。
[55]尤:罪過,過失。
[56]頓:即時,頓時。
[57]相得:相互投合。
一日,舟次淮安[1],值仲秋之望[2],汪市酒邀馮賞月。酣飲間[3],馮忽把盞歎曰[4]:“華亭鶴唳,可複聞乎[5]?”汪不以為意,因問:“貴友官巡檢,官況料必清苦[6],數千裏就之,莫徒勞往返否?”馮不應,良久乃停杯[7],慘然曰:“旬日來[8],感兄遇我厚,屢欲以誠告,恐駭聽聞,用茲隱忍[9]。今承下詢,實難默然。上官橋巡檢陳某,雖朋友,實仇讎也[10]。十三年前,弟販布千捆之蘇州,路經茌平[11],與陳同一逆旅[12]。會大雨[13],留行,陳與同舍客呼盧一日夜[14],一敗塗地,囊橐盡傾[15],尚負百餘金[16],無可措置[17],大為同舍客所窘辱。弟憐之,如數代償,事乃已。複以二十金贈其行,彼時陳感荷之言[18],報複之意[19],一若粉骨縻肌[20],亦所甚甘者。既而與弟謀,家有老親,無以養,誌欲援例捐一雜職[21],苦無囊可解,公仗義者,能假五百金任權子母[22],苟得缺[23],必不相負。弟方喜其能愛人以德,慨然諾之。彼時亦太魯莽,竟不立券[24]。越五年,予重入都門[25],聞其得缺揚州,尚未領憑,僑寓宣武門外[26]。急往訪之,辭以他出。再四往候,甫得一見[27]。而相見又甚冷淡倨傲[28]。”汪聞至此,不禁裂眥曰[29]:“人心叵測至此乎[30]?”馮曰:“非人心叵測也,乃吾輩心太實,口太真,以君子待小人。未聞有中山狼之事故也[31]?”汪曰:“然,誠如兄言。時亦受此氣懣久矣[32]。此種人,弟宜索其所負,絕交而已矣。”馮曰:“弟之轉念,詎不若是哉?乃問及欠項[33],不特不承[34],且出惡言。弟憤怒時,與之爭論。所以然者[35],不恨失財,恨其人之負心太甚也。豈意其行如鬼蜮[36],毒甚蜂躉,買囑坊正[37],執送官司,無券可伸,官不加察,遂致瘠死他鄉[38],首丘莫正[39],訟之陰府[40],已計追償。幸兄攜之入揚[41],得泄憤於彼,必報德於兄,結草銜環[42],敢忘異日[43]!”汪聞之,悚然曰:“然則兄其鬼耶?”馮曰:“然,試於燈前月下驗之,可知矣。”汪驗之無影,大懼,對席枯坐[44],麵色如灰。馮慰之曰:“兄勿怖,感戴且無既[45],豈為兄害者?”
良久,汪稍定,然兢兢與處,如背有芒[46]。及抵揚,馮憫然曰:“從此別矣。雖然,吾聞為浮圖者[47],必合其奸。知兄與太守有舊,明日希往過之[48],乘間一白弟冤[49],無使負心奴盜清白名,以欺世人也。”言訖,再拜辭行,汪亦惻然送之,指小奚奴謂曰:“此小奚人亦鬼耶?”馮曰:“身且為鬼,安能役人,此亦於冥中以五千錢所買者[50],亦兄之鄉裏,南門外市襪人李四之子也。”既去,汪心中始安。汪性謹默[51],始終未泄於人,故舟人鹹不知之。
翌日,謁太守,留飲,正款洽間[52],忽報上官橋陳巡檢,於夜間暴疾死矣。太守愕然曰:“矍鑠翁那得便亡[53]?”汪歎曰:“幽冥之理[54],豈其妄哉!”為述所遇於太守,太守瞠目咋舌者久之[55]。陳死無家可歸,太守為具棺衾[56],瘞諸義塚[57],計其宦囊約千金[58],恨其人不良,傾囊贈汪,曰:“吾為馮勰報怨,以報德也。”汪初不受,以太守理直,乃受之,歸而小康[59]。詢諸鄉人,有識李四者,本回民[60],果有一子,年十五,於二年前病死矣。質其形貌[61],正與馮奴同。第不識冥中為何人所居以貨之也[62]。
蘭岩曰:負心人卒遭慘報,固無足惜。第馮生索命,托言訪友[63],為官者,慎勿致此等打抽風人來也[64]。
[1]次:止,停留。淮安:府名。治所在山陽縣。公元1914年廢府,改山陽縣為淮安縣。
[2]仲秋之望:指農曆八月十五。仲秋,農曆八月。仲,指其身在秋季的中間。望,月圓之時,常指農曆每月十五日。
[3]酣飲:暢飲。
[4]把盞:舉杯勸飲。
[5]“華亭鶴唳(lì)”兩句:語出《世說新語·尤悔》:“陸平原(機)河橋敗,為盧誌所讒,被誅,臨刑歎曰:‘欲聞華亭鶴唳,可複得乎?’機於吳亡入洛以前,與弟陸雲常遊於華亭墅中。”後常以“華亭鶴唳”為遇害前感慨生平之詞。
[6]官況:居官的景況。
[7]良久:很久。
[8]旬日:十天。
[9]用茲:因此。
[10]仇讎(chóu):仇人。讎:仇敵。
[11]茌平:縣名。今屬山東省。明清皆屬東昌府。
[12]逆旅:客舍。招待賓客之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