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新婦入門後,順事舅姑,調和琴瑟[18],鹹無閑言。且從此衣食豐裕,凡百需用,取諸笥中[19],無所不給。望似農家,實同朱、頓[20]。村人豔婦之美,羨翁之富,無不耽耽[21],頗有宵小夜間潛來為盜[22]。幸二婦覺察,往往戲弄之。而翁殊為厭苦[23]。偶出田間行食,見前獵者坐村內,方調一犬[24]。翁薄觀之[25],垂毛綠眼,狀極獰惡。翁嘖嘖曰:“此其所謂獅子狗乎?”獵者曰:“否!否!此名為礏,能咋虎[26]。家畜一頭,無論竊盜,即有昆侖神技者,亦且畏之。予以錢八千[27],得之於販羊回民者。齊盧、秦獫[28],不是過也。”翁陰念[29]:“八千錢易與耳。得此獰犬[30],何複憂盜賊乎?”遂以錢十千,欲買之。獵者曰:“不可。此犬吠人立死!”翁曰:“正欲其能咋死人也。”遂牽歸。甫縱於庭[31],適二新婦自庭後來[32],笑語方嘩,忽舉目見犬,息聲失色,瞥然卻走。犬大吠直前,逐而攫之。翁驚呼奔救,稚已被噬斷喉,踣地不動[33]。犬又舍稚逐雛,咋其踵[34],仆,倒地十餘步。二子亦驚出,偕翁極力撻犬。救之,已死,但見二黑狐臥地上。衣服履襪,宛如蟬蛻[35]。二子嚎咷大慟[36]。翁錯愕良久,猛悟當日贖狐事,所以雲“有再生恩也”。且悲且悔。憐其義,議治棺衾厚葬之[37]。方商酌間[38],忽自外有哭而入者,蓋媼也。席地抱二屍而哭之曰[39]:“詎意兒輩,罹此閔凶[40];學術短淺,安能禦此慘暴乎?嗚呼哀哉!大恩不報之說,良有以也。”翁闔家亦環繞而哭[41],聲徹鄰比[42]。媼以手屍胸曰:“幸尚可救,歸以藥之可也。”翁率二子執梃縛犬[43],打殺之。媼謝之曰:“親翁是舉,足明素心矣[44]。”尋於腰間解一白布囊[45],盛二屍負之出門。翁等追送之,已遠矣。
蘭岩曰:圖報舊恩,不惜二女,狐真不可及。
[1]無何:不久。
[2]奈何:為何。
[3]撾(zhuā)門:敲門。撾:敲,打。
[4]慞(zhānɡ)惶:慌張,忙亂。
[5]諒:推想。
[6]蠲(juān)吉:選擇吉日。
[7]趨(cù)出:急速跑出。趨:急速。
[8]參差:不齊貌。
[9]合巹(jǐn):舊時婚禮飲交杯酒。
[10]乍:偶然。
[11]逮:及。
[12]三朝:三天。
[13]媵(yìnɡ):女子出嫁時陪嫁的人。
[14]胡蘆提:猶言“糊塗”。
[15]叩:詢問。
[16]乘間:趁空。
[17]第:但,且。
[18]調和琴瑟:意謂妯娌相處融洽。調和:和合,協調。琴瑟:琴和瑟。琴、瑟同時彈奏,其音諧和。故以比喻夫妻朋友、兄弟等關係情誼融洽。
[19]笥(sì):盛衣物或飯食的方形盛器,以萑葦或竹為之。
[20]朱、頓:即陶朱、猗頓。語出《過秦論》“非有仲尼,墨翟之賢,陶朱,猗頓之富,”陶朱,就是春秋越國的範蠡,他幫助越王勾踐滅吳後,到陶地自稱“陶朱”。猗頓是春秋時魯國人,很有錢。陶朱、猗頓後來成為富人的代稱。
[21]耽耽:虎視眈眈。
[22]宵小:盜匪壞人。
[23]殊為厭苦:很是憎惡愁苦。殊:很,甚。厭:憎惡。
[24]調:畜養訓練。
[25]薄觀:湊近觀看。薄:逼近,靠近。
[26]礏(yàn):逐獸犬。咋(zhà):咬。
[27]予:我。同“餘”。
[28]齊盧、秦獫:山東和陝西的著名猛犬。
[29]陰:暗地。
[30]獰犬:惡犬。獰:凶猛。
[31]甫:方,才。
[32]適:恰好。
[33]踣(bó)地:僵仆在地。
[34]踵(zhǒnɡ):腳後跟。
[35]宛如蟬蛻:仿佛蟬所蛻之殼。宛如:仿佛,好像。
[36]嚎咷:大聲痛哭。也作“嚎啕”。
[37]棺衾:棺材和覆蓋死屍的單被。
[38]商酌:商量斟酌。
[39]席地:坐在地上。
[40]罹:遭遇。閔凶:指憂喪之事。
[41]環繞:圍繞。
[42]徹:穿,透。鄰比:鄰居。
[43]梃(tǐnɡ):木棒。
[44]素心:本心。
[45]尋:相繼,接著。
本篇小說講述的是一個人狐之間互相救助、知恩必報的誌怪故事,表達了人們對友情、愛情的向往與追求,頗有生活情趣。
知恩圖報是每一個有良知的人都應恪守的傳統美德。老翁於獵人手下救黑狐,狐媼以二女下嫁恩人子,這種圖報舊恩,厚施薄望的精神,體現的是一種發自內心的最樸素的情感。
本文情節感人,語言生動,人物形象鮮明。文中不過寥寥數語,老翁善良樸實的性格、狐媼詭譎變幻的靈異,神態畢現,栩栩如生,足見作者駕馭文字功力之高。值得注意的是,作者在刻畫狐媼報恩心切的同時,刻意交待了村人的自私與嫉妒,如“凡見阿雛者,男則顛倒,女則欣慕,猜疑默擬,議論紛紜。”以及“村人豔婦之美,羨翁之富,無不耽耽,頗有宵小夜間潛來為盜”等等。令人覺得狐仙鬼怪有時的確比一般人更為可愛。
文章的結尾寫老翁無意中買犬,致使二媳遇難,雖未能脫出一般狐怪小說的窠臼,但兩位兒媳死後“宛如蟬蛻”現身,很自然地揭開了老翁心頭懸而未解的關於“有再生恩也”的疑問,從而保證了小說情節的完整性。其實文末的“獰犬”,何嚐不是一種象征,象征著人世間的邪惡勢力摧殘一切美好的事物。
(孫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