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降香:燒香朝拜。
[5]涉:至。
[6]摻(shān)手:指女子纖美的手。語出《詩經·葛屨》:“摻摻細手。”注:“摻摻猶纖纖。”
[7]青衣:自漢以後以青衣為卑賤者之服,故稱婢為“青衣”。
[8]展:一一說明。
[9]注想:用心想。
[10]麻子:指大麻,一名“火麻”。舊屬穀類植物,今屬桑科。可作飼料,用以榨油等。
[11]祝:以言告神祈福。
[12]篆:銘刻。
[13](jiàn):看、視。
[14]矢:立誓。
[15]束雙彎:指纏足。
[16]覆:回,返。如覆信,覆命等。通“複”。
[17]金諾:對他人諾言的敬稱。金:表示珍貴、鄭重。
[18]反命:猶複命。
[19]相如:司馬相如,西漢文學家,得富家女卓文君為妻,因貧寒而夫婦賣酒為生。
[20]顯者:有地位的人。
[21]瘳(liáo):醫治,治療。
[22]蓬茅:指茅屋。甘藜藿:甘心於粗茶淡飯。藜藿:野菜,此泛指糙糲食物。
[23]親迎:結婚六禮之一。夫婿於親迎日公服至女家,迎新娘入室,行交拜合巹之禮。
[24]居積:囤積居奇。
[25]消渴:糖尿病。
[26]自經:上吊自殺。
[27]殮(liàn):給死者穿著入棺。
[28]部曹:泛指屬官。
[29]稽:考核,考查。
[30]未應便死:不應該此時死去。
[31]平:平複,指糖尿病痊愈。
[32]大比:明清時,三年一次鄉試,稱為“大比”,考中者為舉人。
[33]隱僻:偏僻。
[34]關節:行賄稱“打通關節”,此指行賄所得試題。
[35]七藝:七篇應試文章。明清製度,鄉試考七個題目,分別從“四書”、“五經”中選。
[36]常經:常規。
[37]掄魁:選取第一名。掄:選拔。
[38]詞林:翰林院別稱。因明初在翰林院題匾額為詞林而得名。
[39]賚(lài):賜予。
[40]落拓:窮困失意,景況零落。
[41]粉花:指狎邪、嫖妓。
[42]盧雉:指賭博。盧與雉都是古代賭博擲骰時的勝彩名,故古以“呼盧喝雉”代指賭博。
[43]顧:反詰詞,“難道是”。
本文最為動人心魄的是貫注全篇的那種熾烈的情感:小說的前半部極寫書生孫子楚的“癡情”,如斷指明誌——魂隨阿寶——身變鸚鵡。後半部則主要寫阿寶以癡報癡,至絕眠食,從而使冥王心感其誠,賜孫再生。情節跌宕起伏,人物形象生動,富有個性。本篇有三個顯著的特點:
其一,點鐵成金。《阿寶》故事的展開是以孫子楚求婚,阿寶戲言令其“去枝指”、“去癡”二難題為起點的。“難題求婚”是各民族間文學普遍存在的故事模式,蒲鬆齡雖用此模式卻有所超越,如突出了兩情相感、兩心相契的過程。另外,因戀情而靈魂出竅的故事古已有之,蒲鬆齡卻又演化出附體於鸚鵡的情節,使之更加生動、離奇,令人耳目一新。
其二,自我影射。本篇的中心題旨是“癡”人天佑,因“癡”得福。孫子楚或許帶有作者本人的影子。蒲鬆齡曾自稱“素不達時務”、“回頭自笑癡顛”,在“孫癡”的身上,他投注了很多自己的切身感受,可能有借此形象表達其夢想的意味。
其三,哲理深刻。由於作品不無誇張地描寫孫子楚之“癡”,且與其命運、遭際聯係起來,於是便隱含有對“癡”、“拙”與“慧”、“巧”兩種不同人生態度的反思。結尾處“異史氏曰”提出“性癡則其誌凝,故書癡者文必工,藝癡者技必良。”哲理意味相當明顯。
(孫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