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諱:隱瞞。
[2]伏躓(zhì)就地:伏倒在地上。躓:倒下。
[3]匍匐:伏地而行。
[4]跽(jì):長跪。
[5]遐方:遠方。
[6]自迷正途:自己都迷失了路。
[7]大道以多歧亡羊:大道因岔道多,羊容易走失。歧:岔路。亡:丟失。語本《列子·說符》第八:“楊子(指楊朱)之鄰人亡羊,既率其黨,又請楊子之豎追之。楊子曰:‘嘻!亡一羊,何追者之眾?’鄰人曰:‘多歧路。’既反,問:‘獲羊乎?’曰:‘亡之矣!’曰:‘奚亡之?’曰:‘歧路之中又有歧焉。吾不知所之,所以反也。’”
[8]區區:僅僅。
[9]幾於守株緣木乎:幾於:近於,差不多等於。守株:守株待兔。緣木:緣木求魚。都是比喻不顧客觀實際,違反常識行事,必然勞而無功。前者本《韓非子·五蠹》:“宋人有耕者,田中有株,兔走觸株,折頸而死。因釋其耒而守株,冀複得兔。兔不可複得,而身為宋國笑。”後者見《孟子·梁惠王》:“以若所為,求若所欲,猶緣木而求魚也。”
[10]皮冠:古人田獵時戴的帽子。古時國君出獵,欲招虞人,則以此為符信。此處皮冠,係狩獵官的代稱。問諸皮冠,問之於狩獵官。
[11]黨豺為虐:與豺結夥為害。黨:朋黨,結黨。豺:一種似狼的惡獸。
[12]窺左足:謂舉足之勞。窺:通“跬”,半步,一舉足。
[13]羽旄(máo):古代旗子上的裝飾。此處借指趙簡子一行人。
[14]度(duó):估計,料想。
[15]逝:離去。
[16]生我:使我活下來。
[17]餒(něi):饑餓。
[18]毋寧:還不如。
[19]俎(zǔ)豆於貴家:供貴族之家祭祀用的祭品。俎、豆,都是古代祭祀時裝供品的器皿。俎用來盛犧牲脯肉,豆用以盛果醬濡汁。
[20]摩頂放踵(zhǒnɡ):《孟子·盡心上》:“墨子兼愛,摩頂放踵利天下,為之。”意謂為了貫徹兼愛精神,求有利於天下,自己就是從頭到腳粉身碎骨也毫不顧惜。放:至。
[21]又何吝一軀啖我而全微命乎:又何必吝惜你的軀體給我吃,讓我能夠保全我這小命呢?
[22]鼓吻奮爪:張牙舞爪。吻:嘴巴。
先生倉卒以手搏之,且搏且卻,引蔽驢後便旋而走[1],狼終不得有加於先生,先生亦極力拒,彼此俱倦,隔驢喘息。先生曰:“狼負我!狼負我!”狼曰:“吾非固欲負汝,天生汝輩,固需吾輩食也!”相持既久,日晷漸移[2],先生竊念:“天色向晚,狼複群至,吾死矣夫!”因紿狼曰[3]:“民俗,事疑必詢三老。第行矣[4],求三老而問之。苟謂我可食即食,不可即已。”狼大喜,即與偕行。
逾時,道無行人。狼饞甚,望老木僵立路側,謂先生曰:“可問是老!”先生曰:“草木無知,叩焉何益[5]?”狼曰:“第問之,彼當有言矣!”先生不得已,揖老木,具述始末,問曰:“若然,狼當食我耶?”木中轟轟有聲,謂先生曰:“我杏也。往年老圃種我時,費一核耳。逾年華[6],再逾年實,三年拱把[7],十年合抱,至於今二十年矣。老圃食我,老圃之妻、子食我,外至賓客、下至奴仆皆食我。又複鬻實於市以規利於我[8]。其有功於老圃甚巨。今老矣,不能斂花就實[9]。賈老圃怒[10],伐我條枚[11],芟我枝葉,且將售我工師之肆取直焉[12]。噫!樗朽之材[13],桑榆之景[14],求免於斧鉞之誅而不可得[15]。汝何德於狼,乃覬免乎[16]?是固當食汝。”言下,狼複鼓吻奮爪,以向先生。先生曰:“狼爽盟矣[17]!矢詢三老[18],今值一杏,何遽見迫耶[19]?”複與偕行。
[1]便(pián)旋:團團轉。
[2]日晷(ɡuǐ):日影。
[3]紿(dài):誑騙。
[4]第行矣:隻管走。第:但,隻。
[5]叩焉何益:問它有什麼用。叩:問。
[6]逾年華:隔年開花。華:同“花”,用作動詞。
[7]拱把:兩隻手合攏那樣粗。
[8]鬻(yù)實於市:把果實拿到街市上賣。規利於我:從我身上謀求財利。規:謀求。
[9]不能斂華就實:不能在花謝後結果。
[10]賈(ɡǔ)老圃怒:引得老圃發怒。賈:本意為“買”,這裏引為招致,引得。
[11]伐我條枚:砍伐我的枝和幹。
[12]工師之肆:工匠的店鋪。肆:作坊,鋪子。取直:換錢。直:同“值”,價錢。
[13]樗(chū)朽之材:沒用的樹木。樗:落葉喬木,木質粗鬆,俗稱“臭椿”。
[14]桑榆之景:暮年時光。日落時,殘光留在桑樹和榆樹上,所以用桑榆之景指代傍晚,又用來比喻晚景。景:通“影”。
[15]斧鉞之誅:刀斧之砍伐。鉞:大斧。
[16]覬(jì):覬覦,非分之想。
[17]爽盟:失信,背約。
[18]矢:發誓,約定。
[19]遽(jù):急忙。見迫:相迫。
狼愈急,望見老牸曝日敗垣中[1],謂先生曰:“可問是老!”先生曰:“向者草木無知,謬言害事。今牛,禽獸耳,更何問焉?”狼曰:“第問之。不問,將咥汝[2]!”先生不得已,揖老牸,再述始末以問。牛皺眉瞪眼,舐鼻張口,向先生曰:“老杏之言不謬矣!老牸繭栗少年時[3],筋力頗健,老農賣一刀以易我,使我貳群牛事南畝[4]。既壯,群牛日益老憊,凡事我都之[5]。彼將馳驅,我伏田車[6],擇便途以急奔趨;彼將躬耕,我脫輻衡[7],走郊坰以辟榛荊[8]。老農視我猶左右手,衣食仰我而給,婚姻仰我而畢,賦稅仰我而輸[9],倉庾仰我而實[10]。我亦自諒可得帷席之敝如狗馬也[11]。往年家儲無擔石[12],今麥收多十斛矣[13];往年窮居無顧藉[14],今掉臂行村社矣[15];往年塵卮罌[16],涸唇吻[17],盛酒瓦盆,半生未接[18],今醞黍稷[19],據樽罍[20],驕妻妾矣[21];往年衣短褐[22],侶木石[23],手不知揖,心不知學,今持《兔園冊》[24],戴笠子[25],腰韋帶[26],衣寬博矣。一絲一粟,皆我力也。顧欺我老弱,逐我郊野;酸風射眸[27],寒日吊影,瘦骨如山[28],老淚如雨;涎垂而不可收,足攣而不可舉[29];皮毛具亡,瘡痍未瘥[30]。老農之妻妒且悍,朝夕進說曰:‘牛之一身,無廢物也。肉可脯,皮可鞟[31],骨、角可切蹉為器。’指大兒曰:‘汝受業庖丁之門有年矣,胡不礪刃硎以待[32]?’跡是觀之[33],是將不利於我,我不知死所矣!夫我有功、彼無情,乃若是行將蒙禍;汝何德於狼,覬幸免乎?”言下,狼又鼓吻奮爪以向先生。先生曰:“毋欲速!”
[1]老牸(zì):老母牛。
[2]咥(dié):咬。
[3]繭栗:初長成的牛角。以其小而形似繭栗,故稱。繭栗少年時,意謂老母牛當初剛長角時。
[4]貳群牛,事南畝:協助別的牛在田地裏耕作。貳,副詞。《禮記·少儀》:“乘貳車則式,佐車則否。”鄭玄注:“貳車、佐車皆副車也。”南畝:田畝。《詩經·豳風·七月》:“碕彼南畝。”
[5]我都之:“都”有總其事之意。意謂小牛初來時輔助耕地,及後則凡事都任之。
[6]伏田車:駕著田獵的車。伏:即服,駕。田車:古代田獵所用的車。
[7]脫輻衡:卸掉車杠。脫:脫卸。輻:車輪中直木。衡:車轅橫木。此處輻衡泛指車輛。
[8]郊坰(jiōnɡ):郊野。辟榛荊:開墾荒地。榛荊:灌木名,泛指各種野草雜樹。
[9]輸:送,繳納。
[10]倉庾:穀倉。庾:露天的積穀處。《史記·文帝本紀》:“發倉庾以振貧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