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二節 梅妃傳(3 / 3)

[1]嶺表:指五嶺以南之地,即嶺南。

[2]庶邦:諸侯眾國。

[3]花萼樓:唐玄宗開元二年,以舊邸為興慶宮,於宮之西南建樓,其西題為“花萼相輝之樓”。花萼之義:取《詩·小雅·常棣》兄弟親愛之意。

[4]樂府:主管音樂的官署。

[5]闕:指皇帝所居。《漢書·朱買臣傳》有“詣闕上書,書久不報”。

[6]秩:官吏的職位或品級。

[7]方士:方術之士。指古代求仙、煉丹,自言能長生不死的人。

[8]紫宸:殿名。唐宋為皇帝接見群臣、外國使者朝見慶賀的內朝正殿。唐大明宮第三殿為紫宸殿。

[9]鉛華:搽臉之粉。

[10]霜綃(xiāo):白色的生絲織成的薄紗、薄絹。

[11]爭奈:怎奈。

[12]模像刊石:模仿畫像刻在石上。刊石:刻在石上。

[13]蒙塵:蒙被塵土。多以喻帝王流亡或失位,遭受垢辱。

[14]錦:錦製之。:鋪在車、床等器物底麵的褥墊。

[15]酒槽:貯酒器。

[16]誄(lěi):累述死者功德以示哀悼,即今之悼詞。

讚曰[1]:明皇自為潞州別駕[2],以豪偉聞,馳騁犬馬鄠、杜之間[3],與俠少遊。用此起支庶[4],踐尊位[5],五十餘年,享天下之奉,窮奢極侈,子孫百數,其閱萬方美色眾矣,晚得楊氏,變易三綱[6],濁亂四海,身廢國辱,思之不少悔。是固有以中其心、滿其欲矣。江妃者,後先其間,以色為所深嫉,則其當人主者,又可知矣。議者謂或覆宗[7],或非命[8],均其媢忌自取[9]。殊不知明皇耄而忮忍[10],至一日殺三子[11],如輕斷螻蟻之命[12]。奔竄而歸,受製昏逆,四顧嬪嬙,斬亡俱盡,窮獨苟活,天下哀之。《傳》曰“以其所不愛及其所愛”,蓋天所以酬之也。報複之理,毫忽不差,是豈特兩女子之罪哉[13]!

[1]讚:文體的一種,通。

[2]潞州:州名,州治在今山西省長治縣境。別駕:州刺史的佐吏。李隆基當皇帝以前,曾兼任潞州別駕。

[3]鄠(hù)、杜:鄠縣、杜縣,都在長安附近。漢武帝常在此打獵,踐踏農田。這裏喻唐明皇早年的奢靡生活。

[4]支庶:宗族旁出支派。

[5]尊位:這裏指帝位。

[6]三綱:即君為臣綱、父為子綱、夫為妻綱。

[7]覆宗:沒滅宗族。覆:敗也。

[8]非命:橫死。謂不以正道而死。

[9]媢(mào):嫉妒。

[10]耄(mào):老,高年。《禮記·曲禮上》:“八十九十曰‘耄’。”忮(zhì)忍:嫉恨殘忍。

[11]一日殺三子:指太子瑛、鄂王瑤、光王琚因失寵於武惠妃而在一日內為玄宗下令殺死。

[12]螻蟻之命:比喻微賤的性命。螻蟻:螻蛄與蟻。

[13]特:僅僅,隻是。

《梅妃傳》是一篇描寫唐玄宗宮廷生活的傳奇,寫的是唐玄宗的妃子江采由得寵到失寵,最後死於戰亂的故事。著重描寫了梅妃在爭寵中失敗的痛苦和悲哀。

小說描寫玄宗沉溺聲色、荒淫失政及兩妃之間爭寵互嫉,具有一定揭露和批判現實的意義。文末“讚語”指出玄宗“窮極奢侈”,“其閱萬方美色眾矣。晚得楊氏。變易三綱,濁亂四海,身廢國辱,思之不少悔”,更“耄而忮忍,至一日殺三子,如輕斷螻蟻之命……是豈特兩女子之罪哉”。可謂透辟入理,發前人所未發。

《梅妃傳》從人物到情節大都出於虛構,故事完整,細節生動,文筆細膩。梅妃和楊妃寫得各具個性。如梅妃與明皇鬥茶時,明皇“顧諸王戲曰”的幾句話,把梅妃如何得寵,表現得淋漓盡致;而明皇與梅妃在翠華西閣敘舊愛,被楊妃發現,楊妃與明皇的一段對話,也充分顯示了楊妃的地位與性格。總之,梅妃的柔弱聰慧,楊貴妃的跋扈妒悍,都躍然紙上。

此篇小說對後人的創作頗有影響,莆田人李俊甫在南宋嘉定年間的《莆陽比事》中載有“梅妃入侍”。南宋時與陸遊、辛棄疾齊名的莆田籍大詞人劉克莊亦有“吟梅妃詩”。明清的《開元天寶遺事十種》、京劇《梅妃》、傳奇《驚鴻記》、《一斛珠》及洪的《長生殿》、小說《唐史演義》乃至現代日本著名曆史學家井上靖的《楊貴妃傳》中,都有梅妃這個人物。

(孫義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