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鑒塵生[18],鳳奩香殄[19],懶蟬鬢之巧梳[20],閑縷衣之輕練[21]。苦寂寞於蕙宮,但凝思乎蘭殿。信摽落之梅花[22],隔長門而不見。況乃花心颺恨,柳眼弄愁,暖風習習,春鳥啾啾。樓上黃昏兮聽鳳吹而回首[23],碧雲日暮兮對素月而凝眸。溫泉不到,憶拾翠之舊遊;長門深閉,嗟青鸞之信修[24]。憶昔太液清波[25],水光蕩浮,笙歌賞燕,陪從宸旒[26]。奏舞鸞之妙曲,乘畫之仙舟[27]。君情繾綣[28],深敘綢繆[29]。誓山海而常在,似日月而無休。奈何嫉色庸庸,妒氣衝衝,奪我之愛幸,斥我乎幽宮。思舊歡之莫得,想夢著乎朦朧。度花朝與月夕,羞懶對乎春風。欲相如之奏賦,奈世才之不工。屬愁吟之未盡,已響動乎疏鍾。空長歎而掩袂[30],躊躇步於樓東。”
[1]方:比擬。
[2]廣狹不類:意為梅妃、楊氏與娥皇、女英不屬同一境界,類比不當。
[3]亡:通“無”。
[4]上陽宮:唐宮名。在洛陽(東都)禁苑之東,東接皇城之西南隅,上元中置。
[5]黃門:東漢以太監任黃門令等職,後世遂以之稱“閹人”。
[6]戲馬:遊戲用的籌碼。
[7]失寤:醒得遲。寤:醒。
[8]屆:到,至。
[9]幙(mù):帷幕。
[10]放屏(bǐnɡ):放棄。屏:排除。
[11]無並往:不用一起去。並:一同,一起。
[12]狼藉:散亂不整貌。
[13]遺舄(xì):落(là)下的鞋。舄:鞋。單底為履,複底並著木者為舄。
[14]私第:私人住宅。
[15]翠鈿(diàn):綠玉製的婦女頭飾。
[16]肥婢:梅妃對體態豐滿的楊貴妃的蔑稱。
[17]《長門賦》:漢武帝時,司馬相如為失寵居長門宮的陳皇後作的賦,抒寫了美人見棄的哀怨情感。
[18]玉鑒:玉鏡。
[19]鳳奩(lián)香殄(tiǎn):上麵描繪有鳳凰的梳妝用的鏡匣香氣消失了。奩:古代婦女梳妝用的鏡匣。殄:消滅。
[20]蟬鬢:古代婦女發式的一種。蟬身黑而光澤,故稱。
[21]練:把生絲煮熟,使之柔軟潔白。以上幾句說無意梳妝打扮。
[22]信摽(biào)落之梅花:《詩經·召南》有《摽有梅》篇,大意說女子應及時嫁人,不然青春將像熟透的梅子一樣容易凋落。
[23]鳳吹:指簫笙等樂器。
[24]青鸞:傳說中的神鳥。信修:音信渺遠。
[25]太液:唐太液池。在唐長安大明宮內含涼殿後,其遺址在今陝西長安縣北。
[26]宸旒(chénliú):代指帝王。宸:北極星所在地為宸,後借用為帝王所居,又引申為王位、帝王的代稱。旒:冕冠前後懸垂的玉串。
[27](yì):古畫於船頭。故亦稱船為或“首”。
[28]繾綣(qiǎnquǎn):纏綿。形容情意深切,難舍難分。
[29]綢繆(chóumóu):指情意殷勤。
[30]掩袂(mèi):以衣袖遮麵。
太真聞之,訴明皇曰:“江妃庸賤,以諛詞宣言怨望,願賜死。”上默然。
會嶺表使歸[1],妃問左右:“何處驛使來?非梅使耶?”對曰:“庶邦貢楊妃果實使來[2]。”妃悲咽泣下。上在花萼樓[3],會夷使至,命封珍珠一斛密賜妃。妃不受,以詩付使者曰:“為我進禦前也。”曰:“柳葉雙眉久不描,殘妝和淚濕紅綃。長門自是無梳洗,何必珍珠慰寂寥。”
上覽詩,悵然不樂。令樂府以新聲度之[4],號《一斛珠》,曲名始此也。後祿山犯闕[5],上西幸,太真死。及東歸,尋妃所在,不可得。上悲,謂兵火之後,流落他處。詔有得之,官二秩[6],錢百萬。搜訪不知所在。上又命方士飛神禦氣[7],潛經天地,亦不可得。有宦者進其畫真,上言甚似,但不活耳。題詩於其上曰:“憶昔嬌妃在紫宸[8],鉛華不禦得天真[9]。霜綃雖似當時態[10],爭奈嬌波不顧人[11]。”
讀之泣下,命模像刊石[12]。後上暑月晝寢,仿佛見妃隔竹間泣,含涕障袂,如花朦露狀。妃曰:“昔陛下蒙塵[13],妾死亂兵之手,哀妾者埋骨池東梅株傍。”上駭然流汗而寤。登時令往太液池發視之,不獲。上益不樂,忽悟溫泉湯池側有梅十餘株,豈在是乎?上自命駕,令發視。才數株,得屍,裹以錦[14],盛以酒槽[15],附土三尺許。上大慟,左右莫能仰視。視其所傷,脅下有刀痕。上自製文誄之[16],以妃禮易葬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