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紅記》為宋代傳奇小說。此篇原收入劉斧《青瑣高議》前集卷五,題下原注“紅葉題詩娶韓氏”。作者張實,生卒年不詳。本篇寫的是唐僖宗時,書生於與宮女韓氏因紅葉傳情而成就姻緣的一段傳奇愛情。
唐僖宗時,有儒士於祐晚步於禁衢間[1]。於時萬物搖落,悲風素秋[2],頹陽西傾,羈懷增感。視禦溝浮葉,續續而下。祐臨流浣手,久之,有一脫葉差大於他葉[3],遠視之若有墨跡載於其上,浮紅泛泛,遠意綿綿。祐取而視之,其上詩曰:“流水何太急?深宮盡日閑。殷勤謝紅,好去到人間。”祐得之,蓄於書笥[4],終日詠味,喜其句意新美,然莫知何人作而書於葉也。因念禦溝水出於禁掖[5],此必宮中美人所作也。祐但寶之[6],以為念耳,亦時時對好事者說之[7]。祐自此思念,精神俱耗。
一日,友人見之曰:“子何清削如此?必有故,為吾言之。”祐曰:“我數月來眠食俱廢。”因以紅葉句言之。友人大笑曰:“子何愚如是也!彼書者無意於子,子偶得之,何置念如此?子雖思愛之勤,帝禁深宮,子雖有羽翼,莫敢往也。子之愚又可笑也。”佑曰:“天雖高而聽卑[8],人苟有誌,天必從人願耳。我聞牛仙客遇無雙之事[9],卒得古生之奇計。但患無誌耳,事固未可知也。”祐終不廢思慮,複題二句,書於紅葉上雲:“曾聞葉上題紅怨,葉上題詩寄阿誰?”
置禦溝上流水中,俾其流入宮中[10],人為笑之,亦為好事者稱道。有贈之詩者曰:“君恩不禁東流水,流出宮情是此溝。”
[1]禁衢:皇宮側麵的小道。
[2]素秋:秋季。古代五行說,以金配秋,其色白,故稱“素秋”。
[3]差(chā):略微。
[4]書笥(sì):書箱。笥:竹製方形盛器。
[5]禁掖:宮中旁殿,泛指帝王所居,猶言禁中、禁垣。
[6]但:隻是。寶之:意動用法,“以之為寶”。
[7]好(hào)事者:喜歡多事的人。
[8]天雖高而聽卑:天高高在上,但能夠聽到民間的聲音。語出《史記·宋微子世家》。
[9]牛仙客遇無雙:唐·薛調傳奇《無雙傳》寫王仙客與無雙的愛情故事。男主人公仙客王姓,不作牛仙客。無雙因父親得罪沒入宮禁,在驛館遇仙客,托其尋找俠士古押衙,在其幫助下,無雙逃出,與仙客結合。
[10]俾(bǐ):使。
後累舉不捷,跡頗羈倦,乃依河中貴人韓泳門館[1],得錢帛稍稍自給[2],亦無意進取。久之,韓泳召祐謂之曰:“帝禁宮人三千餘得罪,使各適人[3],有韓夫人者,吾同姓,久在宮,今出禁庭來吾舍。子今未娶,年又逾壯,困苦一身,無所成就,孤生獨處,我甚憐汝。今韓夫人篋中不下千緡[4],本良家女[5],年才三十,姿色甚麗,吾言之使聘子[6],何如?”祐避席伏地曰[7]:“窮困書生,寄食門下,晝飽夜溫,受賜甚久,恨無一長,不能圖報。早暮愧懼,莫知所為,安敢複望如此!”泳乃令人通媒妁[8],助祐進羔雁[9],盡六禮之數[10],交二姓之歡。祐就吉之夕[11],樂甚。明日,見韓氏裝橐甚厚[12],姿色絕豔,祐本不敢有此望,自以為誤入仙源,神魂飛越矣。
[1]河中:唐方鎮之一,後升為河中府,治所在今山西永濟縣蒲州鎮。
[2]自給(jí):謂依靠自力維持生活。
[3]適:女子出嫁。
[4]篋(qiè):箱。大曰“箱”,小曰“篋”。緡(mín):千文錢串作一串,稱作“一緡”。
[5]良家女:清白人家的女子。
[6]聘:舊時婚姻訂婚、迎娶皆稱“聘”。
[7]避席:古時席地而坐,避席即離開座位。
[8]媒妁(shuò):婚姻介紹人。媒:謂謀合二姓。妁:謂斟酌二姓。一說男曰“媒”,女曰“妁”。
[9]羔雁:小羊和大雁。古代貴族用於饋贈的高級禮品。後亦用作求婚聘禮。
[10]六禮:舊時婚製有六禮,即納采、問名、納吉、納徵、請期、親迎。
[11]就:接近。
[12]裝橐:出行時所用的口袋,這裏指嫁妝。
既而韓氏於祐書笥中見紅葉,大驚曰:“此吾所作之句,君何故得之?”祐以實告。韓氏複曰:“吾於水中複得紅葉,不知何人所作也?”乃開笥取之,乃祐所題之詩,相對驚歎,感泣久之,曰:“事豈偶然哉!莫非前定也。”韓氏曰:“吾得葉之初,嚐有詩,今尚藏笥中。”取以示祐。詩雲:“獨步天溝岸,臨流得葉時。此情誰會得?腸斷一聯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