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六節 櫻桃青衣(2 / 3)

[20]悉訪內外:仔細詢問家中內外親屬的情況。內外:指男女尊卑長幼,這裏指各種親屬。

[21]備諳(ān)氏族:對他們這個家族了如指掌。諳:熟悉。氏族:宗族。

[22]鞠(jū)養:撫養,養育。

[23]令淑:謂德行善美。

[24]平章:評處,商酌。

[25]允遂:實現,成功。

[26]有頃:不久,一會兒。

[27]檢曆擇日:翻檢曆書,挑選吉日。

[28]定議:商議並決定。議:斟酌,商議。

[29]聘財函信禮席:聘禮、請柬和禮席等。

[30]家第:家宅,私邸。這裏指家庭住址。

[31]台省:指尚書、中書、門下秘書省及禦史台。它們都是當時中央政府中最重要的行政機構。

[32]下函:下通知,發請帖。

[33]成結:結婚。

[34]事事華盛,殆非人間:事事都極其鋪張豪華,幾乎不是人間凡人所能辦到的。

[35]拜席:大宴賓客。席:酒筵。

[36]親表:表親。泛指親戚。

俄又及秋試之時[1]。姑曰:“禮部侍郎與姑有親[2],必合極力[3],更勿憂也。”明春遂擢第。又應宏詞[4],姑曰:“吏部侍郎與兒子弟當家連官[5],情分偏洽[6],令渠為兒必取高第[7]。”及榜出,又登甲科[8],授秘書郎[9]。姑雲:“河南尹是姑堂外甥[10],令渠奏畿縣尉[11]。”數月,敕授王屋尉[12],遷監察[13],轉殿中[14],拜吏部員外郎[15],判南曹。銓畢[16],除郎中[17],餘如故。知製誥數月[18],即真遷禮部侍郎[19]。兩載知舉[20],賞鑒平允[21],朝廷稱之。改河南尹。旋屬車駕還京[22],遷兵部侍郎[23]。扈從到京[24],除京兆尹[25]。改吏部侍郎。三年掌銓,甚有美譽。遂拜黃門侍郎平章事[26]。恩渥綢繆[27],賞賜甚厚,作相五年,因直諫忤旨,改左仆射[28],罷知政事。數月,為東都留守、河南尹兼禦史大夫[29]。自婚媾後至是經二十年,有七男三女,婚宦俱畢,內外諸孫十人。

後因出行,卻到昔年逢攜櫻桃青衣精舍門,複見其中有講筵,遂下馬禮謁[30]。以故相之尊,處端揆居守之重[31],前後導從,頗極貴盛。高自簡貴[32],輝映左右。升殿禮佛,忽然昏醉,良久不起。耳中聞講僧唱雲:“檀越何久不起[33]?”忽然夢覺,乃見著白衫[34],服飾如故,前後官吏,一人亦無。回遑迷惑[35],徐徐出門,乃見小豎捉驢執帽在門外立[36],謂盧曰:“人驢並饑,郎君何久不出?”盧訪其時,奴曰:“日向午矣。”盧子惘然歎曰:“人世榮華窮達,富貴貧賤,亦當然也,而今而後,不更求官達矣!”遂尋仙訪道,絕跡人世矣。

[1]秋試:指進士考試。當時的進士考試,由尚書省的禮部侍郎主持,考生於秋季報名,冬集禮部,次年春發榜,所以又稱“秋試”。

[2]禮部:當時隸屬於尚書省的主要行政機構之一,掌管禮儀、祭享、貢舉等事務。侍郎:中書、門下及尚書省所屬各部的副職長官。

[3]必合極力:必然會鼎力相助。

[4]宏詞:當時由皇帝下令臨時舉行的考試科目(統稱“製科”)之一,性質近於後來的博學鴻詞科。凡在製科中錄取的優等考生,可以由皇帝特別授予較好的職位。

[5]吏部:當時隸屬於尚書省的主要行政機構之一,主管官吏任免、考課、升降、調動等事。當家:本家,同宗。連官:在一起做官。

[6]情分偏(biàn)洽:關係甚密。偏:通“遍”,普遍,全麵。

[7]渠:他。

[8]甲科:唐初明經有甲乙丙丁四科,進士分甲乙科。甲科考題較難,考中後所授官職也較高。

[9]授:任命。秘書郎:秘書省中分掌具體事務的高級屬官。秘書:指當時中央機關中執掌圖書、檔案的秘書省。

[10]尹:府的主要行政長官。堂外甥:堂姐或堂妹的兒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