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節 鄭德硏傳(2 / 3)

[20]蓮蕊瑩波:像在晶瑩的水波中挺立的蓮花。蕊,花蕊,花朵,這裏指花朵。

[21]露濯蕣(shùn)姿:像露水洗過的蕣花那樣鮮美。蕣:又名木槿。夏季開花,有白、紅、淡紫等色,早開晚落,僅榮一瞬,故名。

[22]解佩投交甫:傳說古代有一位名叫鄭交甫的人,曾在漢皋台下遇到兩位仙女,他向她們索取玉佩,二仙女欣然解佩,但當他走出幾步之後,玉佩忽然不見了,仙女也不見了。這裏用這個典故,是表現鄭德硏對韋女的愛慕。

[23]明珠:道教謂眼睛為明珠。這句詩的意思是說希望能得到美人的青睞。

[24]刀劄:古代書寫工具。古時書寫於竹簡,有誤則用刀削去重寫。這裏指寫文章。

[25]疑思頗悅:猜想對方對自己用紅綃的挑逗感到很高興。

[26]款曲:衷情,誠摯殷勤的心意。

[27]遽:迅急的樣子。

[28]同越:同過,這裏是並行的意思。

將暮,有漁人語德硏曰:“向者賈客巨舟,已全家歿於洞庭矣。”德硏大駭,神思恍惚,悲惋久之,不能排抑[1]。將夜,為《吊江姝》詩二首曰:“湖麵狂風且莫吹,浪花初綻月光微。沉潛暗想橫波淚[2],得共鮫人相對垂[3]。”又曰:“洞庭風軟荻花秋[4],新沒青娥細浪愁[5]。淚滴白蘋君不見[6],月明江上有輕鷗。”詩成,酹而投之[7]。

精貫神祇[8],至誠感應,遂感水神,持詣水府[9]。府君覽之,召溺者數輩,曰:“誰是鄭生所愛?”而韋氏亦不能曉其來由。有主者搜臂,見紅綃而語府君。曰:“德硏異日是吾邑之明宰[10];況曩日有義相及[11],不可不曲活爾命[12]。”因召主者攜韋氏送鄭生。韋氏視府君,乃一老叟也。逐主者疾趨[13],而無所礙。道將盡,睹一大池,碧水汪然,遂為主者推墮其中。或沉或浮,亦甚困苦。

時已三更,德硏未寢,但吟紅箋之詩,悲而益苦。忽覺有物觸舟,然舟人已寢;德硏遂秉燭照之,見衣服彩繡,似是人。忽驚而拯之,乃韋氏也,係臂紅綃尚在。德硏喜驟[14]。良久,女蘇息,及曉方能言,乃說府君感君而活我命。德硏曰:“府君何人也?”終不省悟。遂納為室,感其異也,將歸長沙[15]。

[1]排抑:排解克製。

[2]橫波:比喻女子眼神靈動,如水橫流。

[3]鮫人:神話傳說中的泣淚成珠的人魚。晉張華《博物誌》卷九:“南海外有鮫人,水居如魚,不廢織績……從水出,寓人家,積日賣絹。將去,從主人索一器,泣而成珠滿盤,以與主人。”

[4]風軟:風輕。荻:多年生草本植物,與蘆同類。生長在水邊。根莖都有節似竹,葉抱莖生,秋天生紫色或白色或草黃色花穗,莖可以編席箔。

[5]青娥:指美麗的少女。

[6]白蘋:水中浮草。

[7]酹(lèi):以酒澆地,表示祭奠。

[8]神祇(qí):天神與地神。

[9]水府:神話傳說中水神或龍王所住的地方。

[10]明宰:清明的官吏。宰:古代官吏的通稱。

[11]曩:從前。

[12]曲活:不應該活而活。

[13]疾趨:快跑。

[14]喜驟:突然的驚喜。

[15]將:攜。

後三年,德硏當調選[1],欲謀醴陵令[2]。韋氏曰:“不過作巴陵耳[3]。”德硏曰:“子何以知?”韋氏曰:“向者水府君言‘是吾邑之明宰’。洞庭乃屬巴陵,此可驗矣。”德硏誌之[4]。選果得巴陵令。

及至巴陵縣,使人迎韋氏。舟楫至洞庭側,值逆風不進。德硏使傭篙工者五人而迎之,內一老叟挽舟,若不為意[5]。韋氏怒而唾之。叟回顧曰:“我昔水府活汝性命,不以為德,今反生怒?”韋氏乃悟,恐悸,召叟登舟,拜而進酒果,叩頭曰:“吾之父母,當在水府,可省覲否[6]?”曰:“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