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節 長恨歌傳(1 / 3)

本篇又叫作《長恨傳》。選自《文苑英華》卷七九四,又見於《太平廣記》卷四八六。作者陳鴻,生卒年不詳,字大亮,貞元、元和間人。史學家,曾修《大統記》三十卷,已佚。文宗太和三年(829)任尚書主郎中。其著作除《長恨歌傳》和《大統記》外,尚有《開元升平源》一卷、《東城老父傳》一卷。陳鴻詩情史筆兼具,其《長恨歌傳》、《東城老父傳》都是唐傳奇中曆史題材的名篇。

開元中[1],泰階平[2],四海無事。玄宗在位歲久,倦於旰食宵衣[3],政元小大,始委於右丞相[4],稍深居遊宴,以聲色自娛。先是,元獻皇後、武淑妃皆有寵[5],相次即世[6]。宮中雖良家子千萬數,無悅目者。上心忽忽不樂。

時每歲十月,駕幸華清宮[7],內外命婦[8],焜耀景從[9],浴日餘波[10],賜以湯沐,春風靈液[11],澹蕩其間[12]。上心油然,若有所遇[13],顧左右前後,粉色如土。詔高力士潛搜外宮[14],得弘農楊玄琰女於壽邸[15],既笄矣[16]。鬢發膩理[17],纖中度,舉止閑冶,如漢武帝李夫人[18]。別疏湯泉[19],詔賜澡瑩[20]。既出水,體弱力微,若不任羅綺。光彩煥發,轉動照人。上甚悅。進見之日,奏《霓裳羽衣曲》以導之[21];定情之夕[22],授金釵鈿合以固之[23]。又命戴步搖[24],垂金[25]。冊為貴妃[26],半後服用[27]。由是冶其容,敏其詞,婉孌萬態[28],以中上意。上益嬖焉[29]。時省風九州[30],泥金五嶽[31],驪山雪夜,上陽春朝[32],與上行同輦,止同室,宴專席,寢專房。雖有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33],暨後宮才人[34],樂府伎女[35],使天子無顧盼意。自是六宮無複進幸者。非徒殊豔尤態致是[36],蓋才智明慧,善巧便佞[37],先意希旨[38],有不可形容者。叔父昆弟皆列位清貴,爵為通侯[39]。姊妹封國夫人[40],富埒王宮[41],車服邸第,與大長公主侔矣[42]。而恩澤勢力,則又過之,出入禁不問,京師長吏為之側目[43]。故當時謠詠有雲:“生女勿悲酸,生男勿喜歡。”又曰:“男不封侯女作妃,君看女卻為門上楣。”其為人心羨慕如此。

[1]開元:唐玄宗年號(713—741)。

[2]泰階平:天下太平。泰階:古星座名,即三台。上台、中台、下台共六星,兩兩並排而斜上,如階梯,故名“泰階”。古人認為三階平則天下太平。

[3]旰(ɡàn)食宵衣:比喻皇帝勤於政事。旰食:晚食,指事務繁忙不能按時吃飯。旰:晚,遲。宵衣:天不亮就穿衣起床。

[4]右丞相:就是中書令。開元二十四年(736),奸相李林甫任此職。

[5]元獻皇後:姓楊,唐玄宗的妃子,唐肅宗的生母,死於開元十七年。肅宗即位後追封為元獻皇後。武淑妃:恒安王武攸止的女兒,死後被尊為貞順皇後。

[6]即世:去世。

[7]華清宮:唐宮殿名。在陝西省臨潼縣城南驪山麓,其地有溫泉。唐貞觀十八年(644)建湯泉宮,鹹亨二年(671)改名溫泉宮。天寶六載(747)再行擴建,改名“華清宮”。天寶十五載宮殿毀於兵火。

[8]內外命婦:封建時代受封號的婦人叫“命婦”。在宮廷中妃嬪等稱為“內命婦”,在宮廷外臣下之母、妻稱為“外命婦”。

[9]焜(kūn)耀景(yǐnɡ)從:這一句形容內外命婦跟隨皇帝去華清宮時的盛況。焜焊:明亮,光耀。景從:像影子一樣跟隨形體。景:“影”的本字。

[10]浴日餘波:指皇帝洗過澡後的溫泉水。日:指帝王。

[11]春風靈液:描寫命婦入浴的情形。靈液:指華清池水。

[12]澹蕩其間:蕩漾在水波之中。

[13]若有所遇:好像心有所感。遇:神遇,感遇。

[14]高力士:唐玄宗寵信的宦官。

[15]弘農:郡名,唐虢(ɡuó)州的州治。楊玄琰:字溫,虢州閿(wén)鄉(在今河南靈寶縣)人。初任平棘縣令,後來當過刑部尚書。他的女兒楊玉環本是玄宗之子壽王李瑁(mào)的妃子,後被玄宗看中,納為妃子。壽邸:壽王的府第。

[16]既笄(jī):指女子十五歲成年。笄:簪,古時用以貫發或固定弁、冕。

[17]膩理:細膩潤澤。

[18]李夫人:據《漢書·外戚傳上·孝武李夫人》記載,李夫人是李延年的妹妹,妙麗善舞,得寵於漢武帝。不幸早卒,武帝畫其圖像,懸掛於甘泉宮,思念不已。有一個名叫“少翁”的方士說他能招來李夫人的魂魄,晚上張燈設幃,讓武帝坐在帳中遙望,果然隱約看見一個長得像李夫人的妙齡女子。這裏用李夫人來比喻楊貴妃,與下文道士為玄宗升天入地尋找楊貴妃的靈魂相關。

[19]別疏湯泉:另外替她開辟了一個溫泉浴池。湯泉:溫泉。

[20]澡瑩:潔淨漂亮,指楊妃入浴。

[21]《霓裳羽衣曲》:唐代著名法曲。開元中河西節度使楊敬忠所獻。初名《婆羅門曲》,經唐玄宗潤色並製歌詞,改為《霓裳羽衣曲》。關於此曲,還有一些傳說,諸如唐玄宗登三鄉驛望女兒山,及遊月宮密記仙女之歌歸而所作等,雖荒誕不可信,但經常被用作詩文典故。

[22]定情:男女互贈信物,表示愛情忠貞不渝,稱為“定情”。

[23]鈿(diàn)合:鑲嵌金、銀、玉、貝的首飾盒子。金釵鈿合是傳說中唐玄宗與楊貴妃定情的信物。

[24]步搖:古代婦女附在簪釵上的一種首飾。綴著成串的珠玉,行走時不斷地搖擺,故名“步搖”。

[25]金:金製耳飾。

[26]冊:正式封授。

[27]半後服用:服飾用物的規格,相當於皇後的一半。

[28]婉孌(luán)萬態:千嬌百媚。孌:美好的樣子。

[29]嬖(bì):寵愛。

[30]省(xǐnɡ)風九州:到全國各地考察民情。省風:視察民風。

[31]泥金五嶽:皇帝行封禪禮祭祀天地山川的意思。古代帝王行封禪禮時所用的玉牒有玉檢、石檢,檢用金縷纏住,用水銀和金屑泥封,這叫做“泥金”,後來用以借指封禪。五嶽:泛指名山大川。

[32]上陽:上陽宮,唐宮名,在東都洛陽,唐高宗李治所建,天寶後漸廢。

[33]三夫人、九嬪、二十七世婦、八十一禦妻:《新唐書·後妃傳》載:皇後下麵有貴妃,還有淑妃、德妃、賢妃,都稱“夫人”;九嬪指昭儀、昭容、昭媛、修儀、修容、修媛、充儀、充容、充嬡;二十七世婦指婕妤、美人、才人各九人;八十一禦妻指寶林、禦女、采女各二十七人。開元時,皇後下置惠、麗、華三妃以代夫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