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常情況下,電影中會出現很多無詞的純音樂表現手法,它將牧歌與那些美好的景色有機結合起來,悠揚的音樂響徹在遼闊、寬廣的畫麵中,顯得尤為融洽。比如,電影《我們的田野》中,一些知識青年集體向北大荒湧去,電影中悠揚而舒緩的音樂響起,當音樂響起的那一刻所有人的心都被牽動著,人們被麵前的白樺林深深吸引了,隨著音樂聲響觀眾也快速投入電影中的白樺林畫麵,電影與音樂的結合所產生的效果總能給人出乎意料的感受。電影音樂與詩歌一樣無比優美,觀眾腦海中在鋼琴清麗的音色中湧現出一股清新的感覺,令人心曠神怡。可以說,如果恰當處理描繪性的音樂,影片的內容就能夠得到淋漓盡致的體現。
(二)熾熱的渲染烘托
電影音樂能夠對情節所需要的氣氛進行有效的渲染,為影片營造特定的氣氛,如環境氣氛、地方特色等。在對電影音樂進行選用時,應該用具有特定的民族特點的音樂來表達影片想要表達的民族,並用具有當地特色的音樂來體現電影中故事發生的地點等。在電影創作過程中,電影音樂能夠對局部設置特殊的氣氛基調,在細微的音樂中使畫麵的感染力得到顯著的增強,從而有效地打動觀眾。[2]比如,電影《泰坦尼克號》,天籟般的歌聲在電影一開始就呈現給觀眾了,電影的主題和結局在優美動聽的女聲哼唱中得到了有效的預示。又如,電影《望鄉》,由於氛圍特別淒慘,因此電影音樂應該和電影的基調完全吻合,隻有這樣才能將電影的整體的憂傷基調有力地表現出來,也隻有這樣才能將電影的悲劇氣氛強烈地烘托出來。
電影音樂也能夠為電影中的某一片段製造氣氛,比如,如果人物對白很少,而又想將片段中欣喜或傷心的氣氛營造出來,就可以從音樂著手,讓音樂參與到表達畫麵的內容中來,從而進一步表現和強調電影畫麵中的人物情緒,並近一步渲染環境氣氛。比如,電影《泰坦尼克號》,在對電影的主旋律進行演奏時,創作者用到了氣勢恢宏的圓號,讓人們震撼於龐大的場景,而另一方麵也沒有太顯張揚,這就是音樂的力量之所在。
(三)塑造人物形象和內心
一般情況下,電影音樂能夠對人物的動作或心理進行強化描寫,讓人物更加豐滿和立體。比如,迪斯尼動畫片《花木蘭》,花木蘭專有的具有激昂旋律的電影音樂在花木蘭的每次出場中都會演奏出來,並且在影片中不斷出現,這樣就可以將花木蘭這個英姿颯爽的巾幗英雄完美地塑造出來;一段管樂器的旋律會在王爺出現的時候響起,這樣就將一種威嚴與嚴肅的氣氛營造了出來;一些低音樂器的旋律會在匈奴兵出場的時候響起,這樣就將陰謀與詭異的氣氛營造了出來。又如,電影《泰坦尼克號》,在輪船或男女主人公出現的情況下都會響起主題旋律,電影音樂被反複強調,讓觀眾對電影生死相許的愛情主題進行切實的感受。
人物內心活動在塑造電影中人物形象的過程中是另一個極為重要的方麵,而一般情況下,電影音樂是展現人物內心活動的常用與必備武器。電影音樂能夠通過特殊的形式體現出人物的情感變化,比如,電影《閃亮的風采》,唱詩班的訟曲會在精神病發作的大為出現時響起,就像天籟之音,將主人公的內心世界直接反映了出來,同時將那一片淨土中世俗的恬靜展現在人們麵前。因此可以說,電影音樂在表達電影中人物情感方麵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當我們難以用語言來表達我們內心的感受時,音樂便出現了”,電影在展示很多情感方麵的片段時都會使用電影音樂。
(四)提升電影藝術品味
在電影中運用音樂,能夠美化電影的視聽效果,提升電影的藝術品位。音樂的藝術美將新的力量添加到電影中,在動態音樂與靜態電影畫麵的完美融合中電影的效果得到了時間和空間上的雙重延伸。同時在音樂、台詞與畫麵的完美融合中電影的藝術效果會變得更加獨特。電影音樂還能夠真情抒發影片情感,良好烘托電影氣氛,從而將聽覺和視覺上的完美享受帶給觀眾,這反過來也提升了音樂在電影中的地位。隨著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人們的生活水平不斷提升,對精神文化的需求也不斷提升,在電影方麵越來越重視其藝術品位,從而導致電影藝術品位成為決定電影地位的關鍵因素,而音樂可以提升電影的藝術品位,因此說音樂對電影的生存與發展具有極為重要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