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淺析電影藝術地域性的表現(2 / 3)

雖然自然景觀、地域民俗與地域文化都是展示一個地域獨特地域性的本土元素,但是,在電影藝術的“聲畫—視聽視閾”下,展現這些元素的方式卻不盡相同。“如果說我們通過影像去欣賞某地域的自然景觀,這種自然景觀帶給人的標誌與差異性是直白的,顯而易見的,受眾可以根據自己的經驗輕而易舉地感受到自然景觀中可能包含的不同地區的文化差異和地域差異。那麼在按照導演意圖融入故事情節的自然景觀背後蘊涵的文化內涵往往需要更多的經驗才能夠正確地領會感受。”⑤所以說隻有體會到導演在電影中展示的地域文化,才能夠真正體會到電影的地域性。“在電影作品中,真實的地域文化能夠超越地域的限製,在更為廣泛的空間中達成地域形象的標簽化效果。”⑥所以,挖掘出一個地域獨特的地域文化是電影藝術展現地域性更為重要、更為深刻的環節。那麼,如何去挖掘這個地域的地域文化呢?

二、電影藝術表現地域文化的方式

地域文化是人類與自然結合的結果,“地域特色是人性和自然結合的成果,人類的一切活動和文明的一切成果都打上了地域的烙印,認識和發掘地域特色對於認識人生和藝術都是非常有益的”⑦。所以,導演要展現這個地域的地域文化就是通過電影的鏡像語言,立足於“人與自然結合”中折射出的“人性”的展示,也就是要挖掘出這一地域“人”所特有的價值觀念、人生哲學、民族心理、美學取向、文化傳承等生命智慧層的信息。在電影藝術的“聲畫視聽視閾”下,導演竭力將這一地域生命智慧層的信息縫合進表層次感性形態的“本土元素”——自然地域與民俗事象之中,通過聲畫手段對這一地域人民生活情態的呈現,運用多種電影化表現技巧挖掘出這一地域獨特的地域文化。

電影藝術通過一個地域獨特的“本土元素”來展示這個地域的地域性,這些本土元素在電影敘事過程中承擔著一定的話語敘述功能。導演在創作中充分挖掘出這些“本土元素”的文化內蘊,以“聲畫—視聽思維”的方式完成其對一個地域獨特的地域文化的影像闡釋。正如二人轉的詼諧、信天遊的高亢、昆曲的柔婉等,都是從內在骨子裏透射出來獨特的地域性。電影藝術要從骨子裏展現這個地域獨特的地域特色,必須充分利用電影藝術獨特的“聲畫”手段,運用真正的“視聽思維”方式才能夠真切呈現出來。諸如《黃土地》通過影像化的手法將溝壑縱橫的黃土地與奔騰不息的滾滾黃河水那靜態與動態的情態隱喻性地激情展示,既揭示了黃土地貧瘠的深厚,又展示了滾滾黃河暗含的博大的力量,同時揭示了黃土地與黃河水對勞動人民深厚的養育之恩以及人們與黃土地和黃河水的相依關係。另外,黃河水與黃土地又被賦予深刻的象征性,成為民族曆史、民族傳統、民族性格和民族精神的象征,展示著生於斯長於斯的勞動人民獨特的民族性。此外,那高亢粗獷質樸的信天遊,又彰顯了中華兒女獨特的生存信念和樸實的人生情懷。由此可見,隻有真正運用電影藝術“視聽思維”的方式,充分利用電影“聲畫”效果,才能真正完成導演對這個電影獨特地域性的闡釋。所以,在電影藝術中,為了呈現這一地域深刻豐富的地域文化,影片中的“聲”“畫”呈現的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就是富有深意的“有意味的形式”。也就是電影深化主題、刻畫人物、完成導演創作意圖的物質載體,也是電影真正做到“從世俗走向神話”的資源。如在新疆本土電影《鮮花》中,導演極力展現了新疆哈薩克草原的自然美景:綠色而連綿起伏的草原鮮花朵朵,蒼翠的山嶺白雪皚皚,白雪覆蓋的蒼茫大地一望無際,在皚皚雪原上矗立的阿吾勒、流淌著潺潺溪流的小溪……這些優美的畫麵令人如癡如醉,美不勝收。此外,《鮮花》在創作中影片還極力展示了哈薩克民俗,努力打造出一部民俗風情的精品。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的呈現成為這部影片的主體與核心,但是這些表層次的自然風光與民俗風情的呈現並不僅僅是為了使電影更具觀賞性,也並非是導演創作的初衷。“該片隻是以哈薩克族‘阿依特斯’這一文化形態和草原生活的有機結合為敘事背景,著力塑造了一位性格堅毅、善良智慧的女阿肯‘鮮花’的生活、情感、奮鬥經曆,表達了少數民族獨特的勵誌哲理。”⑧其實,通過哈薩克獨特的風光民俗是為了實現“鮮花”這一人物形象的塑造,挖掘出了新疆哈薩克族獨特的生活價值觀念、人生哲學、民族心理、美學取向、文化傳承等,是為了展示新疆哈薩克族獨特的生存哲學和民族精神追求,從而實現導演謳歌哈薩克族人民和勵誌的主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