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讓開,快點讓開!你這個愚蠢的家夥!”農夫大聲地向對麵的船吼叫道,“再不讓開你就要撞上我了!”盡管農夫的聲音很大,可是對方沒有理會,這時農夫手忙腳亂地企圖讓開水道,但為時已晚,那隻船還是重重地撞上了他的船。農夫被激怒了,非常生氣,他厲聲斥責道:“你會不會駕船,這麼寬的河麵,你竟然撞到了我的船上!真是個白癡!”當農夫怒目審視對方小船時,他竟然發現,小船上空無一人。聽他大呼小叫、厲聲斥罵的隻是一隻掙脫了繩索、順河漂流的空船。
那個一再惹怒你的人,決不會因為你的斥責而改變他的航向。麵對事情,心平氣和才能化解一切矛盾。人生是一場旅行,在路上會遇到許多不如意的事,磕磕絆絆也少不了,是心平氣和地去化解還是怒氣衝天地去對待,往往一件小事就能決定今後的命運如何。一位著名的女作家曾說過這樣一句話:“人總是有缺點的,但是你要盡量往一個人的好處看,慢慢你就會覺得,那些缺點也都是可原諒的。”
衝動,是缺乏涵養、心態不良的一種折射。人既然有理性,為什麼還要讓衝動的魔鬼從薄弱處跳出來。其實,魔鬼是扯著你的心跳出來的,等它安頓下來,留下的隻有你的心痛,而每一次疼痛,必是每一次損傷,對健康對素質對人格對生命的損傷。所以,日常生活中請不要衝動。
有些時候事情的表麵並不是它實際應該的樣子,我們生氣了,憤怒了,衝動了,等過了一段時間之後,情況又發生了變化,所以許多事要弄清楚了再來發怒也不遲。
化解衝動,應該從生活方式上解決問題,培養理性控製力,培養良好的心態,做到心平氣和。“心平”指的是內心的平靜,沒有非分之欲望,擁有一顆平常心。“氣和”指的是氣血調和,是安靜穩重的狀態。隻有“心平”,才能“氣和”。“心平氣和”是一種心態,是一種寬容,是一種境界,是一種修養。
當一個人做不到“心平氣和”的時候,對事物就不可能做出正確的判斷。這樣的人生活經常會漂浮不定,經常會麻煩纏身,失去的比得到的要多得多。世間的事情往往就是越想得到越得不到,越得不到心情就越難以平靜。
“心平氣和”能夠讓人客觀地看待事物,平靜地看待生活,讓人能夠換位思考,可以遇亂不驚。心平氣和的人表現出的涵養和穩重是其身心健康的表現,是其氣質風度的展示,是其穩重成熟的流露。
狹窄的心胸難以容物容人
物競天擇適者生存的社會,決定了我們都有爭強好勝的心理,一個真正的強者也許不能容忍有別人比自己強,但他們的不能容忍和心胸狹窄之人的不能容忍是完全不一樣的。一個真正的強者,他的目標是要做到最好,他不能接受也不允許自己處在第二的位置,所以當他發現有人比自己強的時候,他會采取一種積極的態度,努力不斷地提升自己的實力,使自己成為最強的。強者的風格是激發自我潛能,通過對自我的超越來超越別人,使自己永遠走在別人的前麵,永遠立於不敗之地。
強者總是會得到很多人的關注,總能成為舞台上的明星,明星總是耀眼的。人們都習慣於崇拜強者,對於強者經常抱著一種欣賞與向往的態度,而心胸狹窄的人,卻不能接受身邊有比自己強的人,因為他們擔心比自己強的人會妨害自己的地位和利益,狹窄的心胸使他們不能吃一點點虧。這種心理其實是他們內心不願意麵對現實所致,他們沒有能力成為最引人注目的人物,也不允許有比他們更引人注目的人物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