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6章 不要掉入固執的黑洞(2)(2 / 3)

有人曾經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把幾隻蜜蜂和蒼蠅放進一隻平放的玻璃瓶內,使瓶底對著光亮處,瓶口對著暗處。最終的結局就是,有目標地朝著光亮拚命、撲騰的蜜蜂最終衰竭而死,而無目的地亂竄的蒼蠅竟都溜出細口瓶頸逃生。蜜蜂的死說明了什麼?是它們對既定方向的執著,是它們對趨光習性這一規則的遵循。

在充滿不確定性的環境中,有時我們需要的不是朝著既定方向的執著努力,而是在隨機的過程中尋求生路,並不是對規則的遵循,而是對規則的突破。不可否認執著對於人生精神的正麵作用,但也應看到,在一個經常變化的世界裏,執著於錯誤的方向隻會有無盡的痛苦。

執著是認準了準確的道路奮勇前進,不達成目標不鬆懈;固執是一意孤行,沿著錯誤的方向不撞南牆不回頭。執著和固執,有時真像是一個事物的正反兩麵,而判定執著之所以為執著,固執之所以為固執的標準,僅僅是一個開頭,也就是選擇的方向是否正確。

有一種名叫馬嘉的魚,生活在深海中,春夏交替的時節會溯流而上,隨著海潮漂遊到淺海去產卵。漁人捕捉馬嘉魚的方法很簡單:用一個孔目粗疏的竹簾,在竹簾的下端係上鐵塊,放入水中,用兩隻小艇拖著,攔截魚群。馬嘉魚的“個性”很強,就是我們常說的固執,總是不愛轉彎,一往無前,即使闖入羅網也不會停止。所以一隻隻前仆後繼地陷入竹簾孔中,簾孔隨之收緊。簾孔越緊,馬嘉魚愈是憤怒,這時候的它們會瞪起圓圓的眼睛,張開背鰭,更加拚命往前衝,結果一隻隻馬嘉魚被竹簾牢牢地卡死,為漁人所獲。

執著追求的同時必須與智慧相結合,在執著地追逐成功的同時,要適時調整自己的定位,學會變通,學會放棄,這樣才能到達成功的彼岸。

順其自然

炎熱的夏天,有的人暴躁不安,渾身難耐,需要“順其自然,心靜自然涼”;失敗的日子,有的人消沉頹廢,以為世上再無陽光,需要“順其自然,做最真實的你!”;人生的日子裏,不管成敗,都需要:“順其自然,不要苛求。”

適當的堅持會給人生帶來很多的成功,可是那些無謂的固執隻會使事情變得更加糟糕甚至造成無法彌補的遺憾。所以我們的生活需要變通,換一種方式,也許就會有出口。

順其自然,不要刻意追求完美

很多的人會因為某種瑕疵,而覺得痛苦異常。有的人因為個子矮而自卑,有的人因為眼睛小而心煩,有的人因為肥胖而發愁......這些人隻是看到了自己的缺陷,卻沒有發現人無完人,每個人都會有缺陷。追求完美是我們進取向前的動力,但不能刻意要求任何事情都完美無缺。

追求完美不是什麼不好的現象,追求完美可以促使我們朝更加美好的方向發展,但是絕對完美的事物根本就不存在的,如果你還在刻意地追求完美的話,請放棄這種想法吧!

那些完美主義者不論是在做什麼事情之前,都不能克服自己追求完美的激情和衝動。她們想把事情做到盡善盡美,這樣雖然沒有錯,但她們在做一件事情之前,總是想使客觀條件和自己的能力也達到盡善盡美的完美程度然後才去做。因而,這些人的人生始終處於一種等待的狀態之中。他們沒有做成事情不是他們不想去做,而是他們一直等待所有條件都成熟,因而沒有做,結果就在等待完美中度過了自己不夠完美的人生。

很多完美主義的人表麵上都表現得相當自負,可是內心深處卻很自卑,因為她們很少看到優點,總是關注缺點,總是不知足,很少肯定自己,因而總是在自卑中度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