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就在腳下,隻要想出發,沒有到不了的地方,前提是你行走的方向必須要正確的,朝著反方向隻能越行越遠。雖然地球是個圓圈,即便是南轅北轍了還會回到最初的地方,可是真要是這樣,你所做的有意義嗎?人生中沒有什麼既定不變的東西,主要是要有一顆善於變通的心。
給心靈找到平衡點
心靈的平衡需要我們在工作和生活中,任何事做到不偏不倚、恰到好處。這樣雖然很難,但我們可以通過尋找其中的平衡點一步步實現。在完美與不足之間,在得與失之間,在物質與精神之間,在感情與理智之間,在工作與休閑之間,如果找到了心理平衡點,就會增強自我承受能力、應變能力,使自己少些煩惱、多些快樂。
平衡的心靈才能創造和諧
雖然平衡是個中性詞彙,但從平衡這個詞中卻能讀出一種和諧之美。世間的萬事萬物似乎都在追求平衡,拒絕失衡。男人與女人數量要平衡,我們對營養的補充要均衡,地球上的生態發展要平衡,晴雨天要平衡……所有的一切,隻要趨於平衡了,就很容易和諧,若失衡了,會不利於事物的健康發展。
體操運動員站在平衡木上,必須平衡了,才不會跌倒下來;騎自行車的時候,我們也要掌握好平衡,才不會摔倒。在菜市場買菜的時候,賣菜的人會盡可能讓天秤平衡,不論傾向哪一方,都會有一方不接受,隻有平衡了才皆大歡喜。
我們要保持心靈的平衡,需要給欲望和誘惑劃定界限。這世界有太多喧囂也有太多誘惑。多少人深陷其中,不知不覺中給自己捆上一條條繩索,或者把一副副枷鎖強加於身,被折磨得身心疲憊,以致喪失了快樂。
古往今來人世間的多少悲劇都是源於失去了心理的平衡,而心靈的平衡則意味著人生的幸福。文學家蘇東坡被朝廷一貶再貶,卻一直活得自在快樂,他的平衡點是“無官一身輕”,不能朝中當宰相,可以在鄉野自由地飲酒做詩與交友;李嘉誠財富越積越多,卻沒有因財富招災惹禍,他的平衡點是“為富可仁”,把財富分給別人,多做慈善事業;霍英東和何鴻燊能合作四十年,他們的平衡點是“友誼重於財富”,在利益分配上吃虧並不是什麼大事,沒有友誼就沒有合作,沒有合作,利益就是零。
找到心靈平衡點,其實就是學會心理調節。好比一個天秤,無論哪一邊重,都可以通過調節使它保持平衡。在如此激烈的社會中,有的人實力就是比你強,你們的力量是不平衡的,但是你完全可以通過調節,找到平衡點,放棄一些東西,去贏得自己所需要的。
心靈平衡的過程是考慮得失的過程,關鍵在於我們如何掌握和取舍。坐在一個寧靜的空間,問問自己真正需要什麼?喜歡什麼?逃避什麼?為何活得這麼累?為什麼患得患失?你的心還能被什麼所激動?在這樣一係列的追問中,人們經常會發現真實的自己,並感受到心靈的成長和平衡。
有的人總是很忙,每天早出晚歸,工作排得滿滿的,幾乎沒有空餘的時間。顯然這不是一種健康的工作和生活觀念,工作和生活應該有一個平衡點。讓心靈平衡也能讓生活更美好,為此我們可以通過以下途徑來實現。
第一,有計劃地安排好時間日程。
經常使用日曆記事或者能夠堅持日程表的人可以更好地調理自己的工作和生活。假如事先為一周所有重要的事情安排好大塊的時間段,就可以保證你擁有業餘時間並做任何想做的事情。建議不要把自己的時間安排得太滿,最好在整塊時間之間留點空餘,否則你會因為前一件事情拖太久而不得不放棄後麵的一些計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