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有影響的生肖集郵事件、活動,廣受集郵界關注,也是郵政部門刻製紀念郵戳的題材。隨著生肖集郵的興盛,這類生肖紀念郵戳日見增多。蘇州是生肖集郵活動的發源地,蘇州郵政部門為生肖集郵研究會舉行的曆屆郵展、代表大會、青少年生肖郵票設計大賽等活動,刻製過多種紀念郵戳,在全國最有代表性。

生肖紀念郵戳中,有的品種紀念主題不一定關聯生肖,但圖案內容與生肖有關,要特別注意觀察、研究並收集這類戳記。如,1987年、1988年為農曆兔年和龍年,這兩年中國郵政連續在新加坡舉辦了中國郵票展覽,同時刻製了郵展紀念郵戳,兩款紀念郵戳分別以當年的生肖兔和龍為主圖。再如,1987年中國郵政在墨西哥也舉辦過郵展,為此屆郵展刻製的紀念郵戳,構圖是由仙人掌組合成的兔形,從而巧妙地表示出郵展舉辦地在仙人掌之國墨西哥,舉辦年份在兔年,兔年還寓意郵展主題是中國郵票。又如,2007年上海集郵節紀念郵戳,構圖為放大鏡下的郵票,郵票上有生肖豬的頭形,表示舉辦集郵節的年份。

國外也存在這種情況。早在1990年,美國芝加哥第104屆年度郵展的紀念郵戳就采用過生肖主題。當年適逢中國農曆馬年,美國郵協的中國分會和墨西哥分會均利用芝加哥郵展的機會召開年會,為此郵政方麵特地將郵展紀念郵戳設計成生肖圖形,郵戳的左半邊為一馬蹄印,日期置於馬蹄中間;右半邊分別為西、中、英三種文字的“馬年”字樣。這時美國尚未發行生肖郵票,也就是說美國生肖郵戳的曆史要早於生肖郵票。此後,美國各地郵政多次刻製過含中文的生肖紀念郵戳。如,2003年2月9日,美國華盛頓特區華埠郵站為當地華人舉行的癸未年春節花車遊行刻製了有羊圖形和“羊年”字樣的紀念郵戳。

三、生肖地名郵戳

地名郵戳是以地名表示郵政局、所的普通日戳,簡稱地名戳。在普通日戳的分類中,與地名戳並列的為局號戳,後者是以編號(如支、所)表示郵政局、所,通常見之於直轄市和省會市。地名戳表示地名的方式有兩種,一為地名文字,一為郵政編碼,因此有些集郵者又將地名戳分為文字戳和編碼戳。中國現行普通日戳均以地名文字表示營業的郵政局、所,直觀易辨,但集郵者還必須熟悉郵戳沿革過程,以便通過郵戳編號或郵政編碼了解對應郵政局、所的營業地點。

生肖地名郵戳是以生肖地名表示郵政局、所的普通日戳。在這裏,郵戳的概念很清楚,它實際上就是普通日戳;容易模糊的是生肖地名,必須先弄清生肖地名的含義,才能對生肖地名郵戳正確地、恰如其分地歸類整理和在郵集中應用。

生肖地名目前已有共識的看法:將其分成兩個部分,一部分是實際以十二生肖命名的地名;一部分是包括帶有十二生肖字及其對應幹支字樣的地名。前者是基於地名語源考證得出來的科學認識,是實際存在的;後者是純粹出於集郵興趣產生的聯想,是衍生出來的。前者定義範圍嚴謹,數量可以列舉;後者定義範圍寬泛,數不勝數。前者關聯郵政曆史,是生肖郵品中的瑰寶;後者與郵政曆史無關,是典型的趣味性郵品。

實際以十二生肖命名的地名郵戳。在生肖郵票的原地郵品一節中,已陳述過這方麵的內容。了解過生肖原地,現在再來看生肖地名郵戳,便很容易區分出其中哪些屬於實際的,哪些屬於衍生的。例如,貴州省長順縣新寨鄉鼠場村就是一個很典型的生肖地名,據考明代初期在此設過關哨,因而得名鼠場哨,後改現名,此地為集市場所,逢子日周邊群眾在此趕場,這就是鼠場的來曆,以後這裏又設立了郵政機構,也就有了“鼠”的生肖地名郵戳。其他同類生肖地名郵戳,其地名緣由基本差不多,通常都是以生肖代幹支紀日的集市場地名稱。

需要說明的是,有些生肖地名因為時代變遷或文化差異,或者被重新命名了,或者有別於習慣性稱謂。如,貴州甕安縣珠藏鎮,據該縣地名誌記載,珠藏原名豬場,係早年按十二生肖屬相逢豬(亥)日趕場得名,後人們以當地物產豐富比之珍珠寶藏,遂將“豬場”雅化為“珠藏”。除雅化的原因,在根據國家《地名管理條例》更改重複地名的過程中,也改掉過一些生肖地名,比如豬街改為珠街,豬場改為朱昌,羊場改為陽長,等等。一般而言,被雅化、被改掉的多是人們有所嫌忌的動物,如蛇、鼠、狗、豬之類,而那些人們比較偏好的動物,像龍、馬、牛、羊等,被保留下來的就多一些。從文化差異看,在特定的地方個別生肖地名稱謂不同,主要緣於少數民族對某種動物的敬畏或厭惡心理,如,諱言虎,故有“貓場”、“寅街”之稱;討厭蛇,故有“永善街”、“長蟲街”之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