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姍姍向我們走來。臨近春節,我就想到一個名詞:明星。
以前和現在,我一直對歌星、影星之類的星級人物作冷眼旁觀狀,不是我自傲,不是我缺乏激情,因為他(她)們根本用不著你自作多情頂禮膜拜,一檔節目就可以攫取數萬元資產,一首歌曲就可以紅遍大江南北,看看那些風裏來雨裏去,累死累活的一般平民,已經夠意思了!況且,他們是人不是神————神也不一定人人都崇拜呀!
我愛好音樂、戲劇、體育、文學創作,興趣廣泛得沒有邊際,不怕您笑話,家中磁帶、碟帶山高一堆,放在貯藏室內,十多年前的帶子我都珍藏著呢,舍不得處理。鄧麗君、張明敏、彭麗媛、薑昆……哪一個我不欣賞?郎平、田亮、王義夫同樣令我肅然起敬,可我欣賞的是他們的藝術或技藝,對於其個人,我是不傾注個人感情因素的,換言之,一旦他們才藝下降了,退步了,或是人品出了問題,我是不會買他們賬的,一個無才又無德的軀殼,不僅不能令我怦然心動,還會讓我厭惡,真的。緊張的工作之餘,信手塗鴉,自娛自樂,洋洋千言,不亦悅乎。有機會與魯迅、巴爾紮克、契科夫等文學大師默默對話,也有機會傾聽與體味賈平凹、王蒙、鐵凝書中的閃爍之言,但僅僅是學習和敬仰,絕不是追星,因為追星往往都是非理性的,那太可怕,流露出來的隻是狂熱與虛幻,不一定是真實的意思表示。
有個詞語叫“眾星拱月”,有個實物叫“萬仞塔”,詮釋了這樣一個道理:頂尖的東西總是有許多普通物體所承載。明星就是那輪月、那塔尖,遙遙昂著首,高處不勝寒,他們是成功者、幸運兒,千千萬萬的芸芸眾生捧著、拜著、喝彩著,他們可以近距離地走向觀眾,與你握手,為你簽名;他們也可以鼻孔朝天、目中無人的在眾多的歡呼人群中飄然而逝;他們一方麵在熒屏上大談真、善、美,一方麵卻又昧著良心作虛假廣告,與廠家聯手掏顧客的腰包。您說,對於明星,我們有那個必要把自己弄得神神叨叨嗎?
最後,想起了幾年前媒體上報道的父女二人。一位年近七旬的老教師,為了滿足一個永遠也長不大的女兒,不切實際的追星願望,傾家蕩產,賣腎籌款,甚至不惜自己的生命————跳海,令人悲哀,令人不解。老人家還真的活糊塗了?女兒追星累成了高燒不退,您難道也受了影響?要不,您怎麼會拿上天賦予的生命、爹媽鑄就的身體,跟一個素不相識的明星去賭呢?那位明星斷然不會知道您女兒暗地追他十三年,就是知道,他又能怎樣?他一個名人,顧及不了天下癡迷者的感情。
有這樣一句話:名人之所以高大,是因為我們跪著。個中含義值得每一個追星族深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