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章 刨 山 芋(1 / 1)

小時候,能展示小夥伴們本領的,莫過於刨山芋了。

那年月,進入初冬後,寒冷似乎來得特別快,第一場霜下過以後,溝塘裏便結上一層細密的冰,於是,成人們手執鐮刀,扛著犁鏵,牽著牛,蜂擁著走向田野,頑童們穿插在父母親中間,一路蹦跳,口中“哦哦”地喊個不停,想在新翻的泥土裏逮幾個冬眠的賴蛤蟆玩玩,或是湊巧吃點兒嫩嫩的“紅心山芋”。通常情況是,還沒有吃上幾口,大胡子丁隊長就會雙手卡腰將軍似地向我們發布命令:“孩子們,你們不能光吃不幹哪!來,來,把落下的山芋秧抱到田埂上去。”孩子們聽話,哄搶著跑上前,不一會工夫,山芋秧全部轉移到埂上。

山芋犁出,分揀成堆,過秤到戶,接下就是放工,允許我和小夥伴們“刨山芋”。每人一把小锛,一個柳條籃子,瞄準墒壩,搶著勞動,就看誰的本事大了。丁隊長的三侄兒丁傳學,與我同齡,他刨山芋擅長“從一而終”,認準一墒壩,不刨完,他是決不會找第二墒壩的,哪怕那墒壩是個空門,他也毫不氣餒,呼哧呼哧不抬頭,盡管往前刨,汗水順著額頭向下流,他習慣地用泥手一擦,馬上變成了大花臉。最慘的是我,提著工具,滿田塊亂竄,每個墒壩刨個幾米遠,如果不見果實,立即就放棄,再重新找個墒壩,時間全花在趕趟兒上了,自然,勞動果實最少。當然,小夥伴中像我這樣做的不在少數,但他們運氣好,有些時候,像真的戴了透視鏡一樣,選到哪墒壩,哪墒壩落地山芋多,但相比而言,還是抵不上丁傳學,人家從沒有空過籃子,不服不行,雖然他還有些智障,十歲了識不了一個字。

如今,每當我憶起小時候刨山芋的情景,心中便有一種不可言狀的苦澀。二十多年的風風雨雨,二十多年的辛勤耕耘,我究竟收獲了些什麼?在別人眼裏,我活得很累;在自己看來,我過的極苦,考學曆呀,爬格子呀,研究官場學呀,精力被撕得支離破碎。我想,在刨掘人生的過程中,與其漫無邊際地尋尋覓覓,與其朝三暮四、小船掉頭,倒不如學學丁傳學:丟棄浮躁,靜下心來,持之以恒,咬定青山——這,也許是最好的努力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