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積極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中的主導作用(1 / 2)

積極發揮文化館在群眾文化中的主導作用

藝文論壇

作者:楊水芳

[摘要] 作為開展群眾文化活動基層陣地的文化館,對於普及、活躍和豐富群眾生活,陶冶群眾社會主義情操,宣揚黨的方針政策、科學文化知識,弘揚社會主義先進文化,滿足廣大人民群眾的精神文化需求上發揮著重要作用。

[關鍵詞] 文化館 群眾文化 主導

基於文化館的性質、功能、特征、任務、目標以及時代的需要,文化館在當代社會文化範疇中處於主導位置。作為政府設立的一種社會公益文化機構,文化館體現和張揚政權意誌、提高國民精神質量。以曆史的角度看待,存在於中國社會公共文化基本單元的一種獨特的意識形態組織——文化館發揮了其應有的作用。因而,應該緊跟時代的發展步伐,積極發揮文化館的主導作用。

一、樹立增強主導意識

所謂主導意識,指主體在能動地把握社會的過程中所表現出來的內在意識能力,是主體在認識和實踐過程中對客體及自身屬性和內在能力的外向認識、評價、控製和超越。

樹立與加強主導意識要求把馬克思主義作為主體性原則,確立主體性思維,運用馬克思主義的主體性原則來思考、認識、評價主體與客體,認清文化館在全麵建設小康社會中特別是社會文化中的地位、作用和效應。

在確立文化館理念與目標時,文化館人必須深刻認識到文化館是政府設立的社會主義精神文明建設機構,必須體現國家意誌。必須堅持文化館國辦的大旗不倒,公益性文化特征不丟棄,主導社會文化的職能不弱化。

其次,要克服“非主體價值實現意識”的錯誤思想。全力克服 “非主體價值實現意識”,牢牢樹立主體價值實現意識,通過實踐不斷優化,最大限度發揮其主體主導作用得。再次,要充分認識到發揮文化館的主體主導作用是滿足大眾日益增長的精神文化的需要,是實現人的全麵發展的需要,也是實現文化館主體價值的需要,從而增強使命感和責任意識,弘揚文化館人默默奉獻的主體精神。

二、發揮四項基本原則基礎作用

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工作人員要一手抓深化改革,一手抓四項基本建設,實施整體優化,促進文化館的基本設施、基本隊伍、基本活動內容的全方位建設。

建造規模大、檔次高、功能齊,環境優美、格調高雅、美觀實用的標誌性建築的文化館,為文化館發揮主導作用提供強大的物質載體,需要緊密依靠政府投入為主、社會支持為輔的籌資方式。要徹底改變目前文化館幹部隊伍低學曆、高年齡的結構不合理現狀,建設一支思想素質高、業務能力強、組織協調棒的複合型幹部隊伍,使人人既是某一藝術門類的專家,又是群眾文化活動出色的組織者、輔導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