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以“禮”開道,(2 / 3)

至於上司對於下屬,或一般的司機、保姆、報童、送貨員、服務員、大廈管理員等服務性質的人,逢年節慶,可以用獎金代替物品,或是獎金之外再加一份小禮物,以酬謝他們的辛勤工作,則更會受到歡迎。

長輩過壽,最常見的是送蛋糕、壽桃、壽麵、豬腳,如果經濟許可,送上好的衣料、保暖的晨袍、防滑的浴鞋、甚至舒適的搖椅,凡是他需要的,都是合宜的禮物。上司、老師、同事、朋友過生日,蛋糕是最普通的禮物,但年年送蛋糕也太缺乏新意,可選擇一些較富趣味或有意義的禮物,如煙鬥、打火機、高級酒、名畫或其複製品、幾罐好茶、幾本好書,甚至筆硯、圖章均可。晚輩的生日則以畫籍、畫冊、文具、唱片等較為適合。

結婚是人生大事,交情深厚的親朋好友肯定要送一份厚禮才顯得夠意思。當然所謂厚禮並沒有一定標準,以你的能力範圍所做的最大支出即可算是厚禮。結婚時最需要家具和生活用品,如電冰箱、電視機、洗衣機、沙發、桌椅……等,價格太高的物品可與人合送,如果結婚當事人什麼東西都已經有了,則一份厚厚的禮金將是最適合的禮物。至於泛泛之交,在去喝喜酒時,照一般行情送份禮金或與禮金數目相當的禮物就可以了,譬如咖啡杯壺、茶具、藝術燈、床單、床罩、毛毯……等兩人均可使用的物品。

生孩子是人生另一宗大事,不論親疏都可贈送小孩的衣服或玩具,如果關係特別親密,可送小孩項鏈、戒指或長命百歲之類的金鎖片。禮物雖是送給小孩,但實際上是獲得大人的歡心。

其他如喬遷、升職、出國、畢業,則沒有特定的禮物,一般說來喬遷可送家庭用品,出國、畢業可送紀念品。

如果你實在想不出應送什麼禮物給人,可以先到街上逛逛,最好到禮品專賣店去參觀一番,有時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重要的是,你花心思選擇禮物,必然可以收到良好的效果。

5.做一個善於送禮的高手

社交專家認為,人際交往中,“禮”是一種必要的手段。因此,送禮是人們必須學會的社交技巧。

一般來說,送禮需要注意下列幾個要點:

第一個要點,先了解對方最想要的是什麼?隻有對症下藥,才能達到藥到病除的功效。由於對象的不同,或者依據送禮者的特殊情況,不見得一定要從一般的東西裏來挑選。不過,不管自己有多麼中意,但對對方來說沒有用處的東西就不在考慮之列。如果對方已擁有很多這一類的東西,再重複收到類似的禮物就會顯得漫不經心、不甚在意。這除了徒增對方的不耐煩之外,並無半點好處。

第二個要點,就是要好好考慮送禮對象的生活習慣和環境,然後再加以挑選適合的禮物。

第三個要點,要送與對方身份相稱的禮物。如果送與對方身份不相稱的禮物,不僅達不到送禮的目的,反而可能惹惱對方。他會認為你輕蔑侮辱他,而將你亂棍攆出門去,如此你還能再求他嗎?

梁鳳儀女士是香港商界的女能人,她的成功在很大程度上依賴於“禮尚往來”的人際關係。她在人情世故方麵鑽得深,悟得透,對於送禮與受禮方麵的交際藝術爛熟於心,並且有很多灼見。

下麵是她根據自身經曆和友人交往而談的一些送禮受禮方麵的得失感悟:

聖誕新年將至,人人都爭先送禮表心意。

究竟有沒有受惠者得著了禮物,反而啼笑皆非的呢?肯定有。

我便是其中一個有此遭遇的人。

自菲律賓回港的當日,正在收拾行李,忽有人叩門。一開門,擋在眼前的是兩個巨型紙皮箱,嚇一大跳,連忙問明來意。

老天,原來是馬尼拉財經巨子送我的禮物。大闊佬自然大手筆,送的竟是兩大盞要高樓大廈才用得著的雕刻極其精美的吊燈。

我對著那兩個大紙皮箱,差點要哭出聲來!等下以為輕輕鬆鬆上飛機的願望固然落空,行李超重,不在話下,最嚴重的還是善後問題。

對方深情厚誼之餘,還真是太看得起我了。他怎麼肯定我住的地方必是高樓大廈呢?就算答案是肯定的,每間房子都必然已有很起碼的家居設計,不能貿然地放上一種鶴立雞群的飾物,徒生突兀的感覺。

把這件龐然大物運回香港去,扔了可惜又浪費,放在貯物室是平白占用空間,增加負擔,在寸土寸金的本城,尤其淒涼。

至於說,轉送別人,實在狠不下心去把自己的不便轉在他人頭上。你麵臨的困難,也等於人可能有的困惑,己所不欲,勿施於人。

所以說,送禮真是一門藝術,禮物貴重與否不是大問題,一定要令受禮者開心合用,才算一百分。

中國人傳統喜歡以現金封利市,不是俗套,其實是直截有用、甚表敬意的一門心思,讓人拿了錢買自己心愛之物,才是一家便宜兩家之著。

我是個很喜歡送禮也很喜歡收禮的人。因為禮品是情意的具體表現,通過構思禮物,進行選購,再而送達人前,整個過程所費的心力,就是為了對受禮者表達敬意愛意,多麼的浪漫而溫馨。

故而不但逢年過節必有禮物給親近的朋友家人。就算每過一段日子,我都會挑一群朋友出來,送些小禮品以致意。完全是惠己多於惠人的舉動。

送禮若不講究技巧,也會闖亂子的。

最近,我就目睹一宗在送禮上好人做壞事、好意反成咎的例子。

有朋友滿腔熱情,赴豪門夜宴。心想,應該攜帶一些禮物以表寸心。對方富甲一方,尤其在構思禮物上要費點心機。幾經艱辛,才忍痛大手筆地買下了一件異常名貴的古董,滿以為對方一定歡喜。

禮物送出之後,還在朋友跟前三番四次強調高昂價格,希望自己的一番心思得到欣賞。

結果受禮人聽到旁人的提點,再看禮物,不禁嚇一大跳,心裏頭反而難過,怕叨擾過甚,無以為報。若是禮尚往來下去,更是糾纏不清,又怕回贈重禮,等於不領對方的感情,有瞧不起對方之嫌,煩惱之餘竟給隨員說:

“以後別請他來吃飯了。”

可見,送禮的對象與禮品的分量不對勁了,一番好意就會被糟蹋掉。

聽了梁鳳儀女士這一番高論,我們應該悟出些什麼呢?可能再回過頭來看那送禮要注意的三個要點,會理解得更到位些吧!

6.善於選擇最佳禮品

我們在選擇禮品時,應根據自己的感情和心理來挑選禮物,也就是說要千方百計將自己的情感心理通過特定的禮品表現出來,讓對方在接受禮品時,能感受到你的一片深情厚意,即以物見情,以情感人。隻有做到這點,才能使你的送禮行為高尚、文雅、親切、友好。

比如,為生病住院的朋友送去一束美麗的鮮花,定會使他心情愉快,增強戰勝疾病的信心;為遠方同學送去一幀昔日同窗好友相聚的照片,會喚起他學生時代的美好回憶;為愛好文學的朋友送去一套他現在手頭還沒有的文學名著,會使他欣喜若狂,愛不釋手;為心上人送去一條美麗而精致的紗巾、漂亮的領帶,會使對方感受到一份深深的愛的情意。

所以,就禮物的質量而言,它的價值不一定以值多少錢來衡量,而是由禮物本身的意義來體現的。如在選擇禮品時,從思想性、藝術性、趣味性、紀念性等方麵下點功夫,做到別出心裁,不落俗套,效果肯定是會好的。下麵是選擇禮品時應注意的兩個方麵:

(1)因人施禮

送禮要看對象。不同層次的人,其生活需要是有差別、有距離的。

一般來說,對於文化層次較高的追求精神享受的人,宜選擇精美高雅的禮品,如名人字畫、工藝美術精品及各種高檔文化用品等;對於文化層次較低、偏重追求物質享受的人,宜選擇一些比較新穎別致、精美時髦的日用消費品作為禮物,其中應以吃的、穿的、玩的為主;對於一些生活比較困難,除了生存以外很少有其他享受要求的人,就不必去買那些他的生活中根本用不著的東西,他最缺什麼就給他送什麼,有時送些錢,效果也很好。

總之,選擇禮品要看對象,因人施禮。

(2)禮物要輕重得當

禮物太輕則意義不大,很容易讓人誤解為瞧不起他,尤其是關係不很親密的人或親友辦重大喜慶的事,這樣送禮,不如不送。

但是,禮物過重,又會使接受禮物的人很難接受,對上級、對同事則有受賄的嫌疑,對其他的人,除了愛占便宜的人以外,就會感到承受不起,將來還禮也還不起,很可能會婉言謝絕。若對方拒絕接受,你又已花錢買了,留之又無用,徒生許多煩惱。

因此,禮物的輕重以對方能夠愉快接受為尺度,如何輕重適度,則要根據自己的情況,對方的情況,你們之間關係的程度,以及為何事而送等來掂量。

7.別出心裁的禮品才受歡迎

送禮並不難,難的是選擇什麼作為禮品送出。一般禮物總離不開吃、穿、用、娛四類物品,大多數人所能想到的你再去送人,常常會差強人意。隻有那些別出心裁、獨具匠心的禮品才會真正受到歡迎。

一個廣受男孩包圍的女孩,在她20歲生日那天,收到了琳琅滿目的生日禮物:玫瑰花、蛋糕、化妝品、皮包、帽子、絲巾……應有盡有。她興衝衝地拆了一樣又一樣。其中一個特別小巧精致的盒子,她小心翼翼地拆開一看,竟是一把種子,另附一張卡片,上麵寫著:

我心目中的天使,

送你一把愛的種子,

願我的愛能深植你的心坎……

可想而知,女孩必然大受感動,因為這是她收到的最具有深意的禮物,於是那位別具巧思的男孩就特別受到青睞了。

由此可見,一份別出心裁的禮物,往往能使對方得到最大的喜悅。如果你想使送禮藝術達到更高境界,就應多動腦筋,送得與眾不同,一定大受歡迎。

比如說生日送禮,大家一味地送蛋糕,結果壽星常為如何解決三、五個大小不等的蛋糕傷透腦筋,最後往往拜托鄰居吃完了事,這樣的生日賀禮隻是帶來麻煩而並非喜悅。所以最好打聽一下別人送什麼,相互間不重複為最妙;能送富有創意的禮物則屬更妙。譬如以壽星名義賑災濟貧,意義即非常重大,或致贈一年的雜誌,或送一株冬青樹,都算別出心裁。

結婚送禮也一樣,應盡量避免送大家都可能送的東西。曾有位計生辦的主任以一大盒“小夜衣”贈送即將結婚的朋友,祝他婚後家庭計劃成功,這可算是十分新鮮的禮物,同時也是十分體貼適當的禮物,收到這樣禮品的人必然會發出會心的一笑。

另一位有心人在朋友出國時,送了一把泥土給他。一把泥土表麵上不值一文錢,但其中所含的叮囑深意,送禮人不須直言,對方即可明白。這是一般人想不到的別致之禮。

送禮有時也不必限於年節或特殊日子,擁有一份巧思,則隨時可送。比如某人逛街時,看到一雙古意盎然的硯台,聯想到毛筆字寫得不錯的上司,便買了下來。第二天即以不卑不亢的態度說:“昨天我逛古董店,看到這方硯台,你一定會喜歡,所以買來送給您!”如此細心殷勤,不用說,日後上司對他必另眼相看。

又如你出國回來,送一枚卵石給喜愛收藏小玩意的朋友,並附一便條:“這是我在希臘海邊撿到的,知道你會喜歡,所以帶它飛過一萬八千裏,使它物得其主。”對方當然喜之不禁,逢人便誇,此後你來我往,也自然格外密切。

8.千裏送幹柴,禮輕情誼重

要想與人和諧相處,事業成功,“禮”是最有效的利器之一。如能巧妙施之,必定有助於你的成功。

中國人送禮,最講究麵子,似乎隻有禮物值錢,才能體現主人情意重。其實,這是人們的錯誤認識。

西歐人送禮,往往是一束野花、一本書、一小簍水果均成敬意。也許在這一點上,我們要學習外國人。

送禮,本身是一種禮貌、尊重、感謝的表示,它本來要求是“禮輕情意重”。禮物應是小巧玲瓏,不必價值過分,又不是給對方的物質援助或經濟補貼。

我們通常出於麵子的需要,覺得一件小東西拿不出手,要送,就得送貨真價實的大禮。要送水果就稱它10斤,要送香煙就送上兩條進口的(更有甚者,黃金首飾、家用電器都敢送),錢雖然花了不少,但效果卻未必好。特別是第一次見麵,你一家夥提了那麼多禮物,人家還可能認為你有什麼不可告人的目的呢!誰還敢收。如果主人不肯收,你的處境就尷尬了,提走不是,不提走不是。於是你推我讓,最後,首先難下台的還是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