測評分析

30-42分:沒有開拓型人才的能力與智慧,應開闊眼界多鍛煉自己的開拓性;

19-29分:有新的思想觀念和才華,但沒有開拓型人才所具有的氣魄和韌性;

18分以下:是典型的開拓型人才。

附錄:中國女性管理者生存狀況調查

1.基本狀況

(1)年齡

調查結果顯示,女性管理者的平均年齡46.5歲,而男性管理者的平均年齡為47.4歲。比較而言,35歲以下及46——55歲年齡段的高層管理者中,女性多於男性;而36——45歲及56歲以上兩個年齡段的高層管理者則男性多於女性。

(2)學曆

調查顯示,大專學曆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多1.4個百分點,而研究生學曆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少1.3個百分點;大學及中專以上學曆的男性與女性管理者比例相差無幾。

(3)專業

高層管理者的專業以管理類比例最高,從具體專業分布看,財經與管理類高層管理者的比例為53%,其他專業依次為理工農醫類31.4%,文史哲法律類6.8%,其他類8.

8%。其中,專業為管理類、理工農醫類的女性管理者比重比男性高層管理者分別少3.7和5.7個百分點;而專業為文史哲法律類、財經類、其他類的女性管理者比重則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多3.5、2.5和3.3個百分點。

(4)任職方式

高層管理者的任命方式以組織任命、自己創業、組織選拔與市場選擇相結合為主。這幾種方式中,組織任命和自己創業的女性管理者比重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少7和1.2個百分點;而組織選拔與市場選擇相結合的女性管理者比重比男性管理者多7.9個百分點。

(5)行業分布

從事批零貿易和餐飲業的女性管理者比重明顯高於男性管理者,多16.6個百分點,從事社會服務業和房地產業的女性管理者比重也高於男性管理者,分別多3.4和2.2個百分點;而從事其他各行業的女性管理者比重則低於男性管理者,其中製造業低9個百分點。

(6)地區分布

調查結果顯示,東部地區的女性管理者比重比男性管理者多4.9個百分點,而中、西部地區的女性管理者比重則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少1.7和3.3個百分點。

(7)規模分布

中型企業的女性管理者比重比男性管理者多4.6個百分點,而大型和小型企業的女性管理者比重則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少1.5和3.1個百分點。

(8)經濟類型分布

外商及港澳台投資企業的女性管理者比重比男性管理者多3.8個百分點,股份有限公司和有限責任公司的女性管理者也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多3.1和1.9個百分點;而國有企業的女性管理者比重則比男性管理者少8.5個百分點,其他幾種類型企業的男女性管理者比重基本相同。

(9)企業效益分布

調查結果顯示,女性管理者經營的企業中,盈利企業的比重比男性管理者的企業多7.

8個百分點,持平企業也多4.3個百分點;而虧損企業則少12.1個百分點。

2、行為特征分析

調查結果從女性管理者的學習、外語水平、計算機及上網、出國、收入、對工作和地位的滿意度等方麵,通過與男性管理者的對比,反映了中國女性管理者的一些行為特征。

(1)學習情況

比較而言,女性管理者日常學習時間為1——2小時的相對較多,比男性管理者多4.3個百分點,沒有日常學習時間的也比男性管理者略多1.4個百分點;而日常學習時間在0.

1——1小時及2小時以上的女性管理者則相對較少,分別比男性管理者少1.3和4.4個百分點。調查結果還顯示,女性管理者參加脫產培訓的時間比男性管理者多,女性管理者參加脫產培訓1——10天、10——30天和30天以上的分別比男性管理者多4.5、4.

4和0.4個百分點,而沒參加過脫產培訓的女性管理者則比男性管理者少9.3個百分點……

(2)外語、計算機水平

女性管理者不會外語的比男性管理者少4.8個百分點,同時能進行專業閱讀和口語交流(外語水平很高)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少7.2和1.1個百分點,能進行函件處理(外語水平較高)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多13.1個百分點。女性管理者不會使用計算機的比男性管理者少10.5個百分點,同時能使用相關軟件和會編程序(計算機水平很高)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少5.2和0.1個百分點,能進行文字處理(計算機水平較高)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多15.7個百分點。關於管理者上網的調查結果顯示,沒有上過網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多3.6個百分點,而經常上網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少3.2個百分點。

(3)出國情況

管理者們認為最有效的學習方式是“國內外考察”,占44.6%。關於出國考察的調查結果顯示,女性管理者出過國的占75.2%,比男性管理者多5.4個百分點,其中,有過3個月以上出國經曆的女性管理者占31.8%,比男性管理者略少1.1個百分點。

(4)收入情況

管理者收入的形式呈現了多元化趨勢,比較而言,女性管理者采用“股權”形式的比重比男性管理者多2.8個百分點,而采用“月薪和獎金”、“年薪製”及“期權”形式的比重則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少2.5、2.7和0.5個百分點。關於收入水平的調查結果顯示……年收入水平在2萬元以下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少6.9個百分點,而年收入水平在4——10萬元及10——50萬元的女性管理者則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多1.5和5.2個百分點,年收入水平在2——4萬元及50萬元以上的女性管理者與男性管理者比重相差無幾。

(5)對工作的滿意度

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認為自己更能勝任工作,其認為“能勝任更大或更多企業的領導工作”的比重為88.3%,比男性管理者高6個百分點;而認為隻“能勝任本企業的領導工作”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少6個百分點。同時,女性管理者認為自己的經營工作“比較成功”或“非常成功”的占90%,比男性管理者多6.3個百分點。

當問及是否還願意重新選擇做企業經營者時,女性管理者選擇“不願意”的占22.1%,比男性管理者少3.4個百分點;而回答“願意”的女性管理者比男性管理者也少2.6個百分點;選擇“無所謂”的女性管理者則比男性管理者多了6個百分點。

(6)對自身地位的滿意度

關於高層管理者對自身地位的滿意度的調查結果顯示,女性管理者對自己的經濟地位……社會地位和政治地位的滿意程度都較高,對這三個地位“不滿意”的女性管理者分別占36.4%、18.5%和15.4%,比男性管理者分別少4.3、9.5和6.2個百分點。

適逢其時的女性創業時代

據統計,到1999年底中國的女性業主和法人已達1959萬人,其中大批企業發展到了相當的規模。女性管理者所從事的行業主要集中在加工製造業和服務業,比例占到89%;

而從企業經營情況來看,隻有1.5%發生虧損,其餘均為贏利企業。根據調查統計,上述企業規模較大的大部分為國有企業,但在改革開放比較早的地區,資產規模在1億元左右的民營企業比較多。同時,女性經營的企業中女職工所占比重很大,說明婦女創業為婦女的就業創造了良好的條件。

創業資金的主要來源。45%的女性管理者靠個人和家庭及朋友集資,而股份製企業和私營企業中則有65%的女性管理者是依靠個人儲蓄和家庭、朋友集資,在她們中隻有30%左右得到了銀行貸款。

國家計委產業經濟研究所所長史清琪說,中國女性管理者創業有兩個明顯特點,第一個特點和世界各國婦女創業的特點是一致的,即婦女創業以個體經營形式為主。在世界經濟合作與發展組織18個成員國中,由婦女個體經營為主的企業數占婦女開辦企業總數的比例相當高,加拿大為40%,美國為37%,墨西哥約占35%,其他國家除意大利、希臘分別為25%和20%外,均為26——30%之間。中國企業所有製結構中個體和民營企業的比重占25%,而女性管理者經營的企業中個體和民營企業的比重大約占55%,遠遠高於中國所有製結構中個體和民營企業的比重。史清琪分析說,這是因為大部分女性管理者的創業活動是在黨的十五大為民營企業營造了良好的創業環境後開展的。

第二個特點是中國中小企業中的女性管理者比重很高,但與國外不同的是,中國成功的女性擔任大型企業管理者為數很多。在一些國內外著名的國有大型企業中,有一批成功的女性管理者,她們通過轉製可以直接成為這些大企業的股東;同時,在一些國內外知名的大型集體企業中……也同樣有一批成功的女性管理者;即使在個體企業中,也存在一些億萬女富豪。為什麼中國成長了一批女性大型企業管理者?史清琪分析說,一是中國屬於發展中國家,近年經濟發展速度較快,造就了企業迅速發展的空間;二是中國正由計劃經濟向市場經濟過渡,有許多市場需求量大的新經濟增長點被迅速發掘出來;三是隨著中國不斷深化改革開放進程,政府采取了一係列政策,支持各種所有製企業的發展,特別是關注民營企業的發展;四是新經濟和全球化的發展同樣為中國婦女的發展創造了新機遇,她們也涉足了高新技術產業或用高新技術提升、改造傳統產業。

女性企業在全球範圍內的崛起,與女性高層管理者的特點也有關係——她們能夠適應現代管理潮流。1994年,美國婦女創業者基金會曾就男女性管理者的差異問題進行過一項調查,發現兩者的思維方式及理念大致相似,但領導風格卻有所不同。調查結果顯示,男女性管理者們的思維有幾大相似的特點,即思考勝於觀察,理性勝於感性,三思而後行。無論男性管理者還是女性管理者,都很注重根據獲得的信息去進行可行性分析思考,但兩者在做決策時卻顯示出差異:男人更重邏輯即左半腦的功能,而女性則把邏輯思維與右半腦的思維功能結合起來,即把感覺、直覺、關係、體諒等因素用於決策過程,力求全麵與周到。換句話說,男性管理者做決策時強調合理性,女性則力求既合理又合情。男性與女性管理者的領導和管理風格也顯然有所不同,男性更偏向自主、獨立、競爭,而女性更注重人際交流、相互依存、合作成事,等等。

仔細觀察女性管理者的領導和管理風格,的確有許多地方是很獨特的。例如,她們把做母親和持家的技能用於職業角色上,表現出高超的人際交往才能,適度的靈活性與包容性。她們較富於同情心,容易設身處地為他人著想,口頭表達及肢體語言的技巧高明,善於傾聽對方的表述從而判斷是非。她們期待合作,善於協商,既重理性又重直覺。她們對待員工的態度並不是簡單地發號施令、設法控製或顯示權威,而是努力以教育、指導、說服、影響等方法去達到管理的目的。由於女性管理者往往肩負著事業與家庭的雙重擔子,她們就得兼顧生活的各個方麵,把管理家庭的素質和人格力量展示在職業角色之中。例如,她們看問題比較善於分析背景,容易捕捉到事物之間的相關性,善於求教,不恥下問,力求信息的幫助,因而較少主觀、武斷、僵化、一意孤行等作風。

歐洲達克斯大學杜克管理學院的裏約納德·格林赫弗教授在研究了成功的談判所需要素質之後,明確地指出,女性和男性在談判風格和把握對手的方法上很不相同。男性往往以“背水一戰”的心態,奔著“隻贏不輸”的目標與對手較量;而女性則表現出進退自如,委婉求全,耐心等待,期盼“雙贏”的態度,容易與對手建立友好合作關係。西歐產業合同協會的創始人巴巴拉·格羅甘說:“如果你能成功地協調家裏6歲和4歲的兩個孩子為搶一個玩具而發生的糾紛,那你就有能力參加世界上任何一項合同的談判。”

人們普遍認為,是經濟領域的結構改革給婦女創業提供了機會。製造業的衰減,服務行業與信息產業的興盛,以及伴隨而來的移動通訊和高新技術迅速發展,使全球化經濟競爭空前激烈。傳統的經濟管理模式已顯得陳舊過時了,新思維、新理念、新的管理模式呼之欲出。正是在這種變革形勢下,女性的價值觀、領導風格以及她們特有的那些能力和素質,顯示出了無可比擬的優勢。比如,女性在以下幾方麵所顯現的優勢正是新經濟時代所要求的必備的領導能力:

A。有能力推行遠景規劃

B。不懼怕革新陳規

C。全神貫注於事業

D。在高科技時代采用友情感召的工作方式

E。將挑戰轉為契機

F。關注顧客的偏好

G。勇於力排眾議,標新立異

隨著公司結構發生的革命性變化,這種女性獨有的領導風格更加適應現代管理的要求,男性獨踞高位的時代已經一去不返,女性在一些傳統上不被接受或者不受支持的行業中脫穎而出,越來越多的具備這些特質的女性管理者在現代管理中如魚得水、運籌帷幄,成為公司頂層的管理者。

知識型女性管理者大有作為

中國加入WTO,全球化的浪潮驚濤拍岸,新經濟時代產生的新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為知識女性提供了更好的契機,使女性能夠平等甚至更加有利地參與經濟活動。這可以從以下三個方麵表現出來:

第一,決定產品和企業競爭力的因素發生了變化。因特網時代十大品牌戰略之一體現在“外觀感性設計”。在產品的外觀感性設計上突出感性魅力,從而吸引消費者,這一點是非常重要的。為此,產品開發部門麵向消費者,利用女性工作人員特有的感性,讓她們以女性的眼光進行產品的外觀設計,從而賦予品牌更多的感性魅力。此外,女性的同情心和長期以來作為男性附屬的地位,養成了女性更多考慮他人的思維模式,從而能夠經常進行換位思考。

今天婦女已經獨立走向社會,這種對他人的理解、關愛和細致的天性,在市場經濟中自然轉移到顧客或工作夥伴身上,使整個組織更加和諧和富有競爭力,從而在實現顧客滿意和社會滿意中發揮重要的作用。

第二,從整體意義上說,女性的信用水平高於男性,從而能夠在經濟生活中處於有利的地位……企業的貿易活動已經從傳統貿易發展到建立在信用基礎上的現代貿易,從而使企業的經濟活動更加便利,資金周轉速度加快,投資回報率提高。在存在信譽危機和難以判定一個人信譽度的今天,女性內在的信任特質無疑在經濟活動中形成競爭優勢。

第三,生活多樣化要求女性平等參與經濟活動。由於生活水平的提高,需要顯現多樣化、高級化和多變化,這就要求我們要從更加全麵的眼光去設計產品或服務。而男女兩性由於心理和生理的差異以及關注的需求要素不同,必然發揮著不同的作用。比如在一個城市裏,如果7位市長都是男性,由於性格的限製,可能在討論城市發展的時候,關注更多的是我們怎麼修道路,怎麼建工廠,怎麼蓋樓房,這些是非常重要的。但是,如果其中有2個是女市長,她們可能由於自身的眼光,會對這個建議提出更多的補充,比如怎麼蓋學校,怎麼修公園,怎麼建商場,我們的幼兒園如何,我們的綠地怎樣。這樣,所作的決議由於吸收了男性和女性雙方的考慮,我們共同的家園就會建設得更加美好。

可以肯定地預言,更多的女性管理者走上全球經濟的舞台,將使“以人為本”的經營理念更快更好地得以實現。隻有更多女性參與企業領導,參與人員管理與培訓,許多企業乃至整個世界的種種問題才有希望得到解決,因為那些問題深深地植根於千百年來男性社會化過程及男性主導世界的模式之一:鐵麵無情、權力較量、背水一戰、不輸隻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