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的幸福感受哪些因素影響?幸福感是可以改變的嗎?有哪些方法可以提高人們的幸福感?有什麼方法能夠教會學生感受自己的幸福?怎樣才能教會學生增加自己的幸福?本章將與你一起探討這些問題。
假設影響幸福感的因素可能有個人背景特征、情境、人格和社會比較。作者集中考察了青少年學生的人格、人口學變量和社會比較與幸福感的關係。以下就這些變量與幸福感的關係加以討論。
一、人格與幸福感
大五人格中外傾性、神經質和嚴謹性與幸福感存在明顯的相關,其中外傾性、嚴謹性與幸福感存在顯著正相關,神經質與幸福感存在顯著負相關。三個因子聯合預測了幸福感28%的變異,再次重複驗證了西方學者的觀點,證明了人格是幸福感穩定有力的預測因素。
在五個人格維度中,外傾性和神經質不僅對幸福感具有直接影響,而且通過彼此的中介對幸福感產生了間接影響。按照McCrae&Costa的觀點,這兩個維度對幸福感具有氣質性作用。筆者以為外傾性和神經質可能也同時具有工具性的作用,因為,外傾者開朗、好交際、具有良好的人際技能、善於溝通與合作,這既使其易於體驗到積極的情感體驗,也容易得到更多的社會支持。神經質維度衡量情緒的穩定性和順應能力,高神經質的個體具有情緒化、緊張、憂鬱、易於煩惱、缺乏安全感等特征,這既使其易於自尋煩惱,而且,過分和隨意的情緒反應及過於敏感也易於導致不良的人際互動和負性生活事件。外傾性和神經質相互作為中介,調節了各自對幸福感的影響,可能因為兩個維度對幸福感還具有交互作用,如內傾高神經質者的心理健康水平欠佳,同時具備了高神經質和內傾對幸福感的負麵影響力,因此,內傾高神經質者成為最不幸福的人,外傾低神經質者同時具備了外傾性和情緒穩定性對幸福感的正麵影響,因此成為最幸福的人。
嚴謹性和開放性對幸福感具有間接影響,其中嚴謹性同時通過外傾性和神經質的中介影響幸福感,與外傾性具有正相關,與神經質具有負相關,似乎表明,那些嚴謹且外傾的個體和嚴謹低神經質的個體幸福感更為強烈,成為除外傾性和神經質之外,對幸福感具有較大影響力的人格維度。開放性通過外傾性的中介影響幸福感,與外傾性具有顯著正相關,似乎表明,那些開放且外傾的人具有較強的幸福感。不僅如此,外傾性和神經質人格還充當了人口學變量影響幸福感的中介。因為,人格決定了處於同一生活背景中人們應對生活事件的方式,從而影響了人們的幸福感水平。
二、人口學變量與幸福感
在影響青少年學生幸福感的人口學變量中,筆者考察了年級、家庭所在地、家庭經濟狀況和性別對幸福感的影響,發現年級和城鄉所在地對幸福感的影響最為明顯。雖然也有一些共同的因素,如各年齡段的學生均對家庭和友誼的滿意度較高,同時體驗了較少的正性和負性情感的頻率,但差異也是顯而易見的。首先,各年齡學生對生活滿意度重要性的判斷存在差別:初中生對學校和環境的重要性認同較高;高中生對學業的重要性評價高;大學生則對自由、家庭和友誼的重要性有更高的評價。這主要是由年齡特點所決定的。年齡越小,對生活滿意度的判斷更多依賴於外部因素,如學校和環境;年齡越大,對生活滿意度的判斷同時側重於內外部因素,如個人的自由和友誼。因為,隨著年齡的增長,青少年的個性漸趨成熟,漸由外在的環境控製轉向內在的自我控製,幸福感更多來自於內在需要的滿足程度。其次,不同年級學生在生活滿意度各領域的水平存在差異,基本上是大學生高於中學生,初中生高於高中生。因為,不同年級學生的發展任務不同,學習生活的方式不同,反映了社會對一定年齡學生的期望、要求和規範,因此,年級所代表的青少年學生幸福感的差異也實際上體現了一種文化的差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