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鄭總養成召喚大衛的習慣呢?就足因為大衛每天會主動留下來多做一些事情,並時刻準備著為老總服務。
這樣一來,大衛就獲得了更多和老總接觸,並得到老總賞識的機會。再加上他的勤勉和努力,那麼成為不可替代的重要職員也就不是什麼難事了。想必大衛升遷的秘訣正是“多做一些”吧!
一個普通的職員,能夠在幾年之內升到分公司執行總裁的位置,除了其較強的業務能力,更多的肯定是領導的信任。而這些正是“多做一些”的這種“吃虧”行為換來的。
不僅大衛如此,我們每個人其實都一樣。這種多做一些實際上是增加我們個人附加價值的好機會,也是讓我們邁向成功的堅實的基礎。
俗話說“付出總有回報”,無數卓越人士的成功案例不就是一個最好的說明嗎?所以說,我們要想成為人中翹楚,想要取得成功,不僅需要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更要不怕吃虧,堅持比別人多做一些。早晚會有意想不到的收獲等著你!
2.生活的真諦:付出,收獲,享受
【厚道經】
付出、收獲、享受,這就是生活的真諦。生活中的付出與收獲總是在讓我們明白,付出不是吃虧,而是在為收獲譜寫著動聽、美妙的華麗樂章。
曾經唱遍大江南北的那首《真心英雄》的歌曲至今依然令我們記憶猶新。其中有句歌詞是這樣的:“不經曆風雨,怎麼見彩虹?”實際上,這風雨的背後正是汗水的付出。換句話說,如果願意付出,那麼你就會得到意想不到的收獲。
不管是工作中,還是生活中,隻有自己情願付出,才能有所回報。比如友人之間相處,彼此越是心底無私、坦誠相待,就越有贏得更多更深厚的友誼。正如一位哲人曾經說過的那樣:如果你懂得付出,你才能擁有財富。獲得某省青年科技獎的露露對生活也表達了類似的認識——生命就是付出、收獲和享受的過程。
露露作為唯一的一位女性獲獎者,取得如此驕人成績著實不易。我們都知道,相對男性而言,女性要想取得成就,往往比男性要付出更多的心血,承受更多的壓力。在這方麵露露就是一個典型。
她為了更好地開展科研工作,組建了當地第一個研究生教學及教職工科研基地,由她擔任副主任。
幾年來,在她和同事們的共同努力下,該基地多次接受業內頂級專家學者大檢查評估,廣泛受到好評。
不僅如此,露露還付出了在自然基金課題、科技攻關課題等方麵付出了大量心血。而這些課題都是圍繞骨髓幹細胞再生方麵的研究。目前,幹細胞移植治療處於醫學研究的前沿領域。
擔此重任,露露感到壓力雖大,但很幸福。因為她“希望自己在這方麵能有所突破,有所創新”,為幹細胞移植治療做出自己的貢獻。
像露露這樣的女性或許還有很多,她們為了事業,為了工作,在各自的領域全身心地付出著,直到產生成果的那一刻,她們的心情才能變得輕鬆,而麵對收獲果實的那一刻,也是她們最為享受的一刻。
不止是露露們,現實生活中包括你我在內的所有人其實都應該明白,我們要想讓自己的生活多姿多彩,讓自己的生命發揮更大的價值,那麼我們就要不斷地付出。我們更要知道,付出不是吃虧,而是在為享受勝利的果實醞釀動聽美妙的旋律。
當然,付出不僅僅體現在為了工作、為了事業的不懈奮鬥中,它在我們生活中的時時刻刻都會體現出來。比如,我們為一位老人讓出公交車上的座位,為問路的人指引正確的方向,為一位陌生人撐開雨幕下的傘……
在一個下雨天,一位老太太走到一家百貨公司閑逛。大多數售貨員都是隻對老太太瞧讓一眼,然後做各自的事情。因為他們都看得出,老太太分明是躲雨才進來的,而不是購物。
但隻有一個店員例外,他沒有像別人那樣目中無“人”,而是主動上前和老太太打招呼,並很有禮貌地詢問有什麼需要自己做的。
老太太說,自己不準備買東西,隻是進來躲躲雨。可這位店員卻溫和地說:“沒關係,那請您等雨停後再走吧。”
就這樣,老太太和店員就聊起天來。雨下了很長時間也沒停,老太太說必須要離開了。隻見這位店員拿出來一把傘,然後遞給老太太,並告訴她什麼時候路過這裏再把傘送過來就行。
老太太很感動,她向這位店員要了一張名片,然後離開了。
幾天之後,這位店員忽然被老板叫到了辦公室,老板把那天他借給老太太的傘給他,同時還給了他一封信。
這封信是那位躲雨的老太太寫的。裏麵的內容大致是,讓這位店員前往蘇格蘭,代表該公司接下一所豪宅的裝潢工作。原來,那位老太太不是別人,正是鋼鐵大王卡耐基的母親。
顯然,卡耐基的母親是主動為這位幫助過她的店員“送錢”來的。裝修鋼鐵大王的豪宅,交易額能少得了嘛!試想,當初如果這位店員和其他人一樣,沒有付出自己的熱情,那麼還有會現在的收獲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