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解讀四: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的轉型。
國務院33號文定義了新形勢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的職責。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將由當前負責組織機構代碼的登記和管理,升格為統一代碼資源管理、統一代碼數據庫建設和維護、以及統一代碼的信息服務。這一方麵給組織機構代碼事業發展創造了新的空間和機遇,提升了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的地位,另一方麵,20多年來參照行政審批模式來進行的窗口式代碼登記工作模式麵臨全麵轉型。在新形勢下,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將充分利用我國針對法人和其他組織最權威的基礎信息資源,在服務社會信用體係建設,服務社會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中發揮核心作用。
5、解讀五:明確了統一代碼的賦碼和信息回傳管理機製。
國務院33號文明確了統一代碼的賦碼方式和信息回傳機製。在賦碼方式上,將由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一次性向國家登記管理部門預賦5年的碼段資源,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登記成立時,通過源頭賦碼形成準入登記與賦碼同步完成的機製。為此,各機構登記管理部門都必須對現有的登記業務係統進行改造,一是實現對統一代碼碼段管理的能力;二是履行在法人和其他組織登記注冊時為其發放統一代碼的職能。
在統一代碼信息管理方麵,登記管理部門在賦碼後,及時將統一代碼及相關信息回傳至統一代碼數據庫,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應會同登記管理部門建立統一代碼重錯碼核查和信息共享機製,保證統一代碼數據庫的質量。
四、給組織機構代碼工作帶來的影響
1、國務院33號文作為為法人和其他組織統一代碼的頂層製度設計,第一次在國家層麵確定了統一代碼的管理機製和地位,對於促進國家治理體係和治理能力現代化建設,推動社會信用體係建設,有著非常積極的作用。統一代碼製度的建立可實現管理從多頭到統一轉變、資源從分散到統籌轉變、流程從脫節到銜接轉變,為轉變政府職能、提升行政效能、減輕法人和其他組織負擔奠定基礎。統一代碼所采用的源頭賦碼、一次申領辦理的方式,即法人和其他組織在登記設立的同時完成賦碼,將大大提升統一代碼數據的完整性和準確性。
2、統一代碼是組織機構代碼的升級版。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要從深化統一社會信用代碼應用,全麵服務於社會信用體係建設做好工作職能的轉變,推進統一信用代碼在政務領域、商務領域和社會經濟領域的信息服務,通過係統互通、信息共享,與相關部門做好無縫對接,借助部門間的聯動機製強化“嚴管”,為政府部門加強事中事後監管提供支撐。
3、統一社會信用代碼的實施,給地方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帶來了嚴峻的挑戰。作為深圳地方的組織機構代碼管理部門,深圳標準院已借助大部製改革的優勢,通過積極參與商事改革,代碼窗口承擔了“多證合一,一照一碼”以後的營業執照發證工作,但隨著代碼證的取消和業務受理的全流程無紙,仍有部分人員麵臨分流的難題。深圳標準院下一步將結合深圳“多證合一”的改革優勢,參照商事登記“多證合一”的成功經驗,積極推進民政、編辦等非企業機構的“多證合一”工作,爭取早日實現非企業機構登記信息的互聯互通。使代碼窗口成為所有機構證照的發放服務窗口。同時探索統一代碼信息的增值服務模式,對各登記管理部門和統一代碼的各潛在應用部門提供全方位多層次的技術支撐,為深圳信用體係建設發揮積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