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百四十五章 靈魂共鳴(1 / 2)

保羅攜著林萃的手在主席台中間位置落座,此時,媒體座席漸漸坐滿,對開的高大橡木門敞開著,仍有人不斷湧進大廳。

林萃的目光掃過台下第一排決賽參賽選手座席,下麵坐著三男一女四名選手。她看了看手腕上的伯爵表,嘴角露出一個淡泊笑意,心想,遲到可不是年輕人該有的習慣。

坐在她身旁的保羅低聲問道:“看了我給你發過去的初賽、複賽作品,你是不是也覺得,有一位選手的作品酷肖你的風範?”

林萃一驚,大師的話果然如同醍醐灌頂,一語切中要害。

這幾天,她的腦海裏經常反複出現五號選手的畫,巧妙的構圖,對光影和色彩的精準把握,都令她感到些許不安,那是一些不甚清晰,卻明明就在那裏的東西。

她很想透過五號選手畫作中看似簡單,實則豐富的信息,探究深藏在表象背後的那個人,然而,四五年來好容易平靜如水的心卻屢屢被攪亂。

保羅用一雙鋒銳如鷹隼的淺褐色眸子望著林萃,繼續說道:“……作品的可貴之處在於,那並不是簡單拙劣的模仿,而是……而是……像群山回唱一樣,能給人以靈魂共鳴。”

林萃像二十年前在德國杜塞爾多夫藝術學院讀書時那樣,用近乎於虔誠崇拜的目光看著保羅。

大師不愧為大師,彼時,她欣賞五號選手作品時,尚不能確定的東西,經大師點撥之後,再去回味,果然,那正是令她焦慮的原因。

作為一個格外特立獨行,視繪畫如生命的畫家,最不願意被別人歸類和貼標簽,她希望自己永遠是這世界上獨一無二的。

然而,一位舉世無雙的大師親口對她說,五號選手的畫作“酷肖你的風範”,甚至不是說,“酷肖你當年的風範”,還是令她感到汗顏。

在一個青少年國際繪畫比賽中,竟然有年輕畫家的作品能與她相提並論,這多多少少意味著某種無奈——她並不是獨步天下的獨孤求敗,對手甚至可能就在她的視野之內,而且正值韶華妙齡。

她雍容輕笑,並未應聲,目光卻再次投向台下,想用一雙畫家的眼睛去判斷,到底坐在下麵的哪位選手是保羅口中“酷肖她風範”的那一位。

那兩個金發白膚的陽光男孩?還是那個臉上冒痘痘的陰鬱少年?抑或是那個梳著齊劉海的和服少女?

羽悠拖著金屬銀色的登機箱走出了滯悶的機艙,看著熙來攘往的迪拜機場,感到一陣恍惚,心情也變得複雜起來。

由於新英格蘭地區感恩節前天氣突變,航班取消造成遲來的事情,她已經和組委會取得了聯係,並獲得了他們的諒解。

事實上,更令她忐忑的是,到底能不能在這裏與三年多未曾謀麵的媽媽見麵。她不確定媽媽是否真的能來決賽作評委,畢竟,她一向都是一個逃避現實特立獨行,把自己局限在狹小內心世界裏的人。

亞特蘭蒂斯宴會大廳的門關上了,會場內仍有低分貝的嗡嗡聲,那是記者們交頭接耳的私語聲。

此次繪畫比賽的組委會主席,馬蒂斯·科林走到演講台前開始講話。

科林先生曾經也是一位畫家,做過大學教授,後任柏林美術館的策展人,目前是梵蒂岡美術館的館長。

“女士們先生們,首先我代表‘世界青年繪畫比賽’組委會歡迎大家的到來。”科林先生略帶德國口音的英語,從擴音器中傳出來,會場裏立刻鴉雀無聲。

“十分榮幸擔任本屆‘世界青年繪畫比賽’組委會主席,這個世界矚目的比賽每三年舉行一次,已經有六十年曆史,每次比賽都會迎來全球數以萬計青少年畫家的報名參賽,決賽環節更是成為世界著名畫家、美術評論家、相關媒體、及繪畫愛好者們彙聚一堂的好機會。在本次比賽的決賽環節,我們十分榮幸地與‘全球名媛會’一年一度的名媛派對,同期在亞特蘭蒂斯酒店舉行,各位除了能見到曾在曆次決賽中蒞臨的老朋友,還能與來自世界各地的一百位出身顯赫的名媛和一百名貴胄公子,共赴這場三年一度的盛會。名媛會主席奧菲莉雅在半年前就與我接洽,希望參加本屆名媛派對的青年精英們也能有機會作為大眾評委,為此次進入決賽的作品投票……”

林萃的目光望向後排,發現被媒體記者席環繞的中間區域,果然坐著不少身著盛裝華服的少男少女,他們舉止優雅,神態高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