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章 酆都冥靈怯消災(下)(3 / 3)

悟空淡淡一笑,看了看床榻之上的蒙哥屍體,又盯著忽必烈問道:“莫非你早知我欲行之事?”

忽必烈臉色微變,躬身道:“不瞞大師。前日我聽軍中傳言,說有一老僧行走如飛;又有軍士稟報,說有老僧駕風救走數百俘虜。是以那晚一見,便知大師絕非凡人。”

“哼!既如此你為何不稟報你家皇帝。”悟空依舊瞪著他,語調嚴厲的說道:“如此豈非不忠之臣?”

“唉!”忽必烈歎了口氣,神色鎮定的說道:“不瞞大師,我確實未曾稟報皇兄。隻因他縱容軍士到處殺害無辜百姓,我心中愁悶,卻無計可施。恰遇大師到來,隻好······”

悟空知他純屬狡辯,但見他言語中對自己相當敬畏,便又厲聲問道:“前事暫且不論。那****聽王爺口中尚有慈悲之言,不知日後將欲何為?”

忽必烈心知其意,連忙躬身道:“皇兄當日不聽大師良言相勸,方有今日之事。小王日後若能統領天下,必然以民為本,嚴禁殺戮。隻是······”

“隻是什麼?”悟空見他眼光閃爍,不知其意,又追問道。

“隻是如今這天下依然紛亂。縱然我蒙古大軍撤回,那南朝皇帝暴虐百姓,生靈仍然不免塗炭。”

悟空知其狡詐,卻也明白他所言非虛。略微沉吟,慢慢說道:“貧僧本是方外之人,不該管這凡塵之事。今日前來隻為勸善,望你日後好自為之,不可再做屠殺百姓,強搶民女之事。如若不然······”說到這裏,悟空轉過頭,一臉厭惡的瞪著蒙哥的屍身。

“這個當然。”忽必烈心中一震,急忙答道:“小王日後若是掌權,必將盡量避免殺生。若不得已動起刀兵,也定然約束手下,決不再濫殺無辜。”

“如此便好。你須謹記今日之言,他日方可獲得善果。否則貧僧必然再來。”言罷悟空騰空而出。

忽必烈正欲再言,忽覺有些異樣。便四處張望,已然不見悟空蹤影,他急忙向天連連叩首,方才起身。一出營帳,他便召集各營將領,命令三軍悄悄班師,路途中嚴禁騷擾百姓。

再過數日,那蒙古大軍已悄然撤退,悟空欲待離去,卻見那釣魚城依然城門緊閉。他心知隻因忽必烈治軍有方,這城中守將又畏敵如虎,是以城內之人尚不知蒙古撤軍之事。想到這裏,他再度變作老和尚模樣,緩緩向城門而去。那守軍將領忽見城門前有一老僧,便一麵令士兵搭箭,一麵大聲喝道:“城下何人,膽敢靠近城池?”

悟空聞言,雙手合十,高聲道:“阿彌陀佛,那蒙古大軍已經回撤,你等可以開城了!”

“韃子怎肯此時撤軍?”那將領怒喝道:“必然是想設計賺我城門。你這賊禿,看形貌也是我大宋子民,怎敢做韃子奸細?”

言畢他便命令士兵放箭。悟空見他如此不識好歹,大怒道:“你們這幫呆子如此狠毒,與那蒙古軍何異?”

那軍官卻充耳不聞,見一箭未能射中,又令繼續放箭。悟空見狀,剛欲發作,忽然轉念一想:“何必與這幫癡愚凡人在此相爭,老孫此次隻為救滿城百姓,如今事情完結,該辦正事去了!”

想到這裏,他遂不再理會那軍官,徑直朝北去了。正是因為蒙哥之死,忽必烈北上爭奪汗位,蒙古軍此後十餘年不曾南下。隻是那宋朝主昏臣諂,未能抓住這十年時機富國強兵,反而更加腐朽墮落,殘害百姓。最終仍被忽必烈吞並,此乃後話。這正是隻因猴王施巧計,便得太平十數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