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節
慶長五年九月十五日(西元1600年)關原
秀秋外穿紅色雙鐮家紋的羽織,眉頭緊促在一起,額頭被豆大的汗珠浸濕。他站在鬆尾山的山頂,死死盯著戰場,這裏正好可以俯瞰整個關原的全貌。而在他的身後,是稻葉正成等一批家臣在跪在地上,靜靜等待著。
風吹動秀秋的眼睛,他把目光轉移到了鬆尾山的山腳,那裏駐紮著自己一萬多名士兵。
戰鬥打響到現在,他和西軍約定進攻的紅色狼煙已經發射了三次。三成幾次三番催促自己出兵,但是他還是一動不動。
東軍的黑田長政也派來了兩撥使者來催促自己,秀秋依然充耳不聞
山下的軍隊如同螞蟻一樣密密麻麻,無數的人頭在關原的戰場上攢動,秀秋就這樣從開戰看到現在。此刻東西兩軍的前線已經無兵可派,整個關原隻剩下三股能改變戰局的力量。
南宮山的毛利軍。
家康本隊的一萬人。
還有就是自己在鬆尾山上的士兵。
毛利的隊伍雖然最多,但是距離正麵戰場太過遙遠,即使他趕過來,隻要在這之前自己把軍隊壓上去一錘定音,那麼毛利即使趕到了也回天乏術。
家康的隊伍也是個不小的威脅,但他的隊伍隻位於東軍的正後方,而且已經從桃配山上移出來,如果家康出兵,隻是在正後方對東軍的陣線起到一個支援的作用,兵力隻能維持東軍再苟延殘喘一段時間而已。
隻有自己的隊伍,位於西軍的右翼,東軍的左翼。而且居高臨下,以逸待勞,能從山上快速直衝戰場。自己才是可以真正可以改變關原的人。
營帳的外頭傳來一陣騷動,透過陣牆,秀秋看到了許多足輕的槍頭在搖晃,一個身影踉踉蹌蹌的從營帳外頭顯現,然後撲通一聲跪在地上。
來的人是一個年輕的武士,他的兜帽布滿灰塵,一隻手用衣服簡單的包紮掛在脖子上。胳膊的傷口在汩汩流血。
來的人用武士刀反向抵在地上,他的額頭上混雜著血液和灰塵沾染的汙泥,有氣無力的說道:
“三成家臣,島左近之。。子,島信勝。特來央求金吾大。。。人出兵相助。”
背後騷動的足輕們一擁而上,把闖入的武士抓了起來。
稻葉正成跪在秀秋身邊,說道:
“大人,要不要殺了他。”
秀秋搖搖頭,他的內心還沒決定幫助東軍還是西軍。所以現在得罪任何一方都不是明智的。
秀秋揮揮手,士兵們把武士拉到了營地後麵,武士一邊被拖拽著,一邊有氣無力的說話。
“大人。。”
“請出兵。。幫助三成”
。。。
“大人,求您了。。。”
武士的聲音漸漸消失在營帳的後頭。秀秋則是一臉愁容,不僅是石田家,黑田家的使者也來了兩撥。現在這些人都被他關在營地的大後方。
到底該幫助誰?
秀秋有一次來到了外麵,他盯著山下的戰場。東軍與西軍在搏命廝殺。雙方的人數都在急劇減少,小早川的心裏泛起嘀咕。他腦海裏想到了應仁之亂。
應仁之亂也是改變日本曆史的大決戰,發生在室町幕府的八代將軍足利義政期間。當時的東軍和西軍為了將軍的繼承人問題而爭吵不休,總共糾結了三十萬的兵力,在京都一帶進行廝殺。打了十年的時間。
然後應仁之亂並沒有給這兩方的任意一派帶去想要的結果。長達十年的戰爭最後隻落得室町幕府的衰落,讓日本進入了戰國時代。
在關原開戰之前,全國的大名無一不認為這是另一個應仁之亂,東軍與西軍最起碼要對峙一個月。但是按照這個打法,不到半天,兩軍的前方部隊就會被耗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