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團隊協作:狼族天下無敵的贏局模式 (3)(1 / 3)

絕不吃獨食:分享越多,收獲越大

狼是一種善於與成員分享經驗的動物。一隻幼狼到了能夠獨立生存的年齡,有經驗的狼會教給它們捕食的手段和一些生存的技巧。在教會幼狼學習這些技巧的過程中,狼群有時候會表現得非常粗暴,對貪玩或不好好學習的幼狼不是凶狠地咆哮,就是呲著牙齒進行恫嚇,或者幹脆就是毫不留情地撲過去撕咬,以致把幼狼們咬得遍體鱗傷。母狼會在寒冷的冬夜將它們趕出溫暖的洞穴,讓它們自己出去尋找過夜的地方,也會逼迫它們自己出去捕食。幼狼在殘酷的生存環境中,在這種嚴酷多於溫情的打罵教育中一天天長大了,它們毛色光滑,四肢粗壯,間或也會合力捕一隻獵物了。

母狼對小狼的要求很嚴格甚至算得上殘酷,但這卻是給小狼傳授生存經驗的最有效的方式之一。

按照塞頓的說法,野生動物獲得生存技能主要有三個來源:

第一,祖先的經驗。以本能的形式呈現是與生俱來的技能,祖祖輩輩經曆的自然選擇和磨難而留在這個種族上的烙印。在生命的最初階段,這是至關重要的,因為它從動物出生的那一刻就起著引導作用。

第二,動物父母和同類的經驗,主要通過事例學習到。從幼獸開始學習奔跑的時候起這點就開始重要起來。

第三,動物個體自身的經驗。隨著動物年齡的增長,這點變得越來越重要。

狼群平時就非常注意成員之間的經驗交流,一隻狼學到了一些知識,就可以通過交流傳授給其他狼。而且,狼群非常重視對幼狼的訓練,它們有時候會冒著極大的危險為幼狼叼來活著的羊,以訓練幼狼的捕食技能。正因為狼注重種族成員之間經驗的分享與傳承,才使得狼始終保持一種強者的風範,沒有喪失自己野性的本能和生存的本領。

學會分享,是聰明的生存之道!這是狼給我們的一大啟示,同樣,一個人要想獲取更多,就要學會與人分享。

一位老教授的花園裏,鮮花都開放了,十分誘人。附近上學的孩子們常常抄近路穿過他的園子,把這些花幾乎摘了個精光。一天早晨,當孩子們正路過時,一個男孩問教授:“我能拿一枝花嗎?”

“你想要哪枝?”教授問。孩子選了最潔白的一枝鬱金香。教授繼續說:“它是你的花。如果把它留在這裏,會開放許多天。如果現在就把它摘下來,那麼隻能欣賞幾個小時。你說該怎麼辦呢?”

孩子沉思了片刻,說:“我要把它留在這兒,以後再來看它。”

那天下午,教授又讓12個孩子停下來挑選他們的花,每個人都同意將他們的花留在花園裏直到枯萎。那年春天,他送掉了他的整個花園,沒損失一朵花,卻交了許多朋友。

生活中,常常如此。你分享給別人的東西愈多,你獲得的東西就越多。你把幸福分給別人,你的幸福就會更多。

以上的小故事,揭示了這樣一個道理:懂得分享是一種智慧。當我們摒棄自私的行為,和別人分享自己的東西時,往往也可以分享別人的東西。

許多時候,與人分享自己的擁有,我們才能找到自己的位置和方向。下麵的一個小故事,讓我們更深層次地認識到“分享”對於我們的人生意義。

漆黑的夜晚,一個遠行尋佛的苦行僧走到一個荒僻的村落中。漆黑的街道上,村民們在默默地行走。

苦行僧轉過一條巷道,他看見有一團暈黃的燈光正從巷道的深處靜靜地照過來。身旁的一位村民說:“瞎子過來了。”

苦行僧百思不得其解。一個雙目失明的盲人,他沒有白天和黑夜的概念,他看不到高山流水,也看不到柳綠桃紅的世界萬物,他甚至不知道燈光是什麼樣子的,他挑一盞燈籠豈不令人迷惘和可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