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因為大家都實在是太忙了,所以許多家庭每天隻願做一頓晚飯,隻是量會多做些。其它時候,則是吃剩飯做成的飯團,加以烤熱食用,以此來節省大量時間。
“這樣不行啊”,施人吉心中思索著辦法,“煉鐵事宜關乎山寨機密,確實不方便讓其它附屬山寨的人參與,那麼如何解放本寨中的婦女勞動力就成為了關鍵。”
施人吉冥思苦想,終於也讓他想出了些辦法。
一是建立類似後世托兒所、幼兒園這樣的育兒機構,把太小還不能照顧好自己的小朋友們統一照顧、管理。
二是工農分家,將黑山七寨重新定位,把它明確定位為類似於後世工業重鎮一般的存在。
像耕田、砍柴等的農業活計,全部交由附屬各寨的人去完成,以它寨之農業,養黑山之工業。隻要提供合理價位的報酬,相信無論是黑山之人,還是它寨之人,都會樂於接受的。
於黑山的民眾而言,他們付出相同的勞力,投入到工業中要比農業得到更多的收獲,自然更有動力去做。於它寨而言,勞力有富餘,付出勞動,收獲家人的溫飽也是滿足的。
不過這似乎還涉及到了建立一個合理的“黑山貨幣體係”的問題,因為以前做工也好、當兵也好,所獲得的報酬都是以糧食的形式來發放的,叫做“祿米”,畢竟糧食是這個時代最硬的通貨,大家都認。
然而如今隨著黑山公庫中,糧食的不斷減少,再以此來支付做工的報酬,將變得越來越難。之前隻有三千壯丁,“祿米”還能勉強支撐數月,如今還要再添三千左右脫離農業生產的壯婦,前來做工領薪,總計繁仲深知道,以這樣的快速消耗,公庫的糧食是支撐不了多久的。
於是施人吉想到了建立自己的貨幣體係,以貨幣來部分代替“祿米”的發放。當然為了促進貨幣的流通,他需要提供一些具有購買力的東西,比如牛、馬等畜力,比如從齊國商人那裏統一購入的食鹽等生活必須品,及絲綢、縞布等這時代的奢侈品。
另外,交田稅等也全部以黑山貨幣進行。
預想中,施人吉是想製造出“玻璃”,以玻璃來作為黑山的貨幣。然而之後他數次的試驗,無一例外,全部都失敗了,這才發現以他目前的學識根本煉製不出玻璃來。
雖然知道玻璃是從土裏煉製出來的,但是究竟是什麼樣的土,其中又加了什麼,這些他都不知道,是他知識的一個盲區。這麼說來,看了那個野外生存視頻,能煉製出鐵來也是僥幸而已。
於是,他隻能鑄造鐵幣,把它來作為黑山獨有的法定貨幣。
當然鐵幣有易生鏽等許多問題,但是公庫因為前番施人吉的數次送禮行為,導致庫中的銅質刀幣、器皿等已經空虛。剩下的這些,他還要以此來跟齊國的商人貿易,所以不適合來鑄銅幣。
反正明年先將鐵幣鑄出來再說吧,問題肯定會有,到時候在想辦法解決就是。
如今鐵的產量,每月隻有二百來斤,施人吉考慮到農業生產,還是以七成軍用,三成農用的比例來分配,所以實際兵器的產出更少。大概每月能鑄造二十把大刀、六十個鐵槍頭、以及半副鐵甲。
鐵甲是施人吉用來給自己保命用的,畢竟戰場上刀劍無眼,弓箭也很犀利,他不得不小心。
“對了,將軍,咱黑山的鐵幣采用如何形狀呢?”總計詢問。
“圓形吧,正麵印個頭像,反麵印上數值。”施人吉想到了後世的硬幣。
“頭像?不是采用天圓地方之說,外麵圓形,裏麵四方的那種嗎?那種下吏倒是之前見過,有其它國家在使用。”總計說。
“對哦,做什麼‘施大頭’啊,把孔方兄給忘了。中間空個四方格是比較省料的,而且便於串起來攜帶。”施人吉心中想到。
“行,那就按天圓地方鑄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