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奧運會花樣滑冰雙人滑節目進行到尾聲時,我國21歲年輕選手張丹/張昊最後一個出場,在中國觀眾耳熟能詳的《龍的傳人》那優美激昂的旋律伴奏下,這對世界上技術難度最大的雙人滑選手開始了向奧林匹克顛峰的衝擊。此時全世界觀眾都在企盼他們完成世界上最高難度的拋跳--後內接環四周拋跳。四年前,我國名將申雪/趙宏博也曾向這一高難動作發起衝擊,但遺憾的是在眼看就要成功時,申雪腳下突然滑出,功虧一簣。四年後,人們都在期待張丹/張昊能在奧運賽場再次向這一頂尖難度發起衝擊!
然而,意外在剛開場不久就發生了,由於張昊拋出的高度不夠,致使張丹在空中旋轉周數不夠便跌落冰麵,造成膝蓋嚴重受傷。此時張丹臉上露出了極其痛苦的表情,全場觀眾的心都被揪了起來。隨後張昊輕輕地扶起張丹,由於張丹雙腿已經無法活動,張昊便單腳滑行,單腳蹬冰,慢慢地把張丹護送到冰場入口。等在入口的中國隊教練姚濱也著急地詢問傷情。場外的醫護人員也都在做救護準備。
正當人們以為張丹要退出比賽時,柔弱的張丹向教練堅定地擺了擺手,表示還能繼續完成比賽。最終在規定倒計時結束前,擦去眼淚的張丹在張昊的陪伴下,重新回到冰場中間,全場觀眾立即報以長時間的熱烈掌聲!在隨後的節目中,兩人順利地完成了兩周半跳接後外點冰三周跳、撚轉三周、後外三周拋跳以及後內三周等高難動作。他們勇敢的表現不但征服了全場觀眾,也征服了現場裁判。裁判給出了12501分,這個成績也刷新了其個人自由滑曆史最好成績,最終他們以18973分拚得了一枚寶貴的銀牌。這也是中國在奧運會花樣滑冰曆史上的最好成績。
賽後的頒獎儀式上,站在亞軍領獎台上的張丹/張昊贏得了帕拉維拉體育館全場觀眾經久不息的掌聲,人們都為這對年輕的中國選手的勇敢表現感到驕傲,花樣滑冰賽場上的這首《龍的傳人》會令全世界的炎黃子孫終身銘記。
張丹用她的勇敢和毅力向我們詮釋了永不服輸的拚搏精神,這是真正的奧林匹克精神,同時也是我們成長路上必不可少的一種精神。
相信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僧師徒四人為了取得真經,曆經九九八十一難,與各路妖魔鬼怪展開殊死搏鬥之後,最終才修成正果。這當然隻是神話,但人何嚐不是一樣,要想獲得成功,就得流血流淚,非要一番拚搏不可!
居裏夫人曾說:"在成功的道路上,成功者流的不是汗水而是鮮血;他們的名字不是用筆而是用生命寫成。"難道不是嗎?有哪個人的成功不是靠一番努力的拚搏才獲得?沒有女排隊員的刻苦訓練,頑強拚搏,又怎會有五連冠的佳績?沒有工程師王進喜櫛風沐雨,鍥而不舍的投身到油田的開發科研當中,又怎會有一個地質儲量達74億噸的大油田的發現?這足以證明:一切真善美的東西都是通過拚搏獲得的。拚搏是成功的前奏,要成功,就得努力拚搏!
雨果也說過:"所謂活著的人,就是不斷挑戰的人,不斷攀登命運峻峰的人。"成功的道路不是寬闊平坦的,它是在曠野中前進,有時穿過塵埃,有時橫渡沼澤,有時行經叢林,如果不迎頭搏擊,是不能前進的!拚搏的可貴就在於為著一個明確的目標迎難而上,跌倒了爬起來,不達目的決不罷休!世界上沒有什麼是不勞而獲的,如果不一鼓作氣地奮鬥,不豁出性命地拚搏,是難以實現高遠的目標的。
19歲的華裔女孩吳羽潔一直在創造奇跡:13歲時連跳4級,以全美第一名的成績考上美國加州大學;16歲時考上美國伯克萊大學攻讀碩士學位,並擔任大學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17歲時又考取哈佛大學法學院攻讀博士學位……不僅如此,她還被評為"洛杉磯最高榮譽市民"、"比爾·蓋茨優秀學生",因此被人們譽為"天才少女"。然而,麵對人們的讚譽,吳羽潔卻稱自己算不上天才,她的成功除了"學習努力+方法正確"之外,還有母親的殷殷關愛……
自從吳羽潔的學習成績達到全優後,母親便開始通過"動感練習"來讓女兒學習進度超前。這種"動感練習"就是在輕鬆的環境下,不分時間,不講地點,不拘形式地學習。因此,吳羽潔的整個中小學學習過程,在母親的安排下整整超前了3學年。
上八年級時,吳羽潔參加了大學的早期入學計劃考試。在2 748名考生中,她以第一名的成績順利地通過了綜合考試,連跨4年級直接升入了美國加州大學。13歲的吳羽潔因此成為了一名少年大學生。進入大學後一年,吳羽潔被評為"全美大學最佳新生"。
2004年,從加州大學畢業後,吳羽潔以優異的成績考上了美國國立大學之冠的伯克萊大學攻讀碩士學位。同時,吳羽潔還擔任該大學的美國政治研究所所長助理。這年,吳羽潔還獲得了"全美亞裔最佳新聞記者"、"伯克萊大學優秀女生領袖"、"全美優秀中國學生"稱號,並被全球發行量逾130萬的著名雜誌《現代都市女孩》評為2004年度"現代都市女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