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8章 品質十三 自製—管理好自己才能管理別人(3)(2 / 3)

於是他就來到了城裏,見到一個智者,就問道:"你能把你的智慧賣給我嗎?"

智者答道:"我的智慧很貴,一句話100兩銀子。"

那個窮人說:"隻要能買到智慧,多少錢我都願意出!"

於是那個智者對他說道:"遇到困難不要急著處理,向前走三步,然後再向後退三步,往返三次,你就能得到智慧了。"

"智慧這麼簡單嗎?"那人聽了將信將疑,生怕智者騙他的錢。

智者從他的眼中看出他的心思了,於是對他說:"你先回去吧,如果覺得我的智慧不值這些錢,那你就不要來了,如果覺得值,就回來給我送錢!"

當夜回家,在昏暗中,他發現妻子居然和另外一個人睡在炕上,頓時怒從心生,拿起菜刀準備將那個人殺掉。突然,他想到白天買來的智慧,於是前進三步,後退三步,各三次,正走著呢,那個與妻同眠者驚醒過來,問道:"兒啊,你在幹什麼呢?深更半夜的!"

窮人聽出是自己的母親,心裏暗驚:"若不是白天我買來的智慧,今天就錯殺母親了!"

第二天,他早早就給那個智者送銀子去了。

我們在遇到不如意的事情時,常常會不分青紅皂白地大發雷霆,很多悲劇都是由於一時衝動和魯莽造成的。如果我們遇事能夠保持冷靜,等了解了事實真相後再做決定,那麼很多悲劇就都可以避免了。

把時間花在解決問題上

聰明人不會把時間花在生氣上,他會想辦法去解決問題。

--卡耐基

憤怒、暴躁、指責都無助於問題的解決,隻有平息衝動的情緒,著眼於當前的問題,才能盡快地將問題解決。

有一家電腦公司,趕了一批貨交給一家新開發的客戶,交貨之後,卻遲遲等不到客戶將貨款彙來。等了兩個星期後,老板親自到客戶的公司拜訪。老板在該公司等了很長一段時間之後,得到一張可立即兌現的現金支票。

老板拿著現金支票趕到銀行,但是櫃台小姐告訴他,這個賬戶內的存款不足,他的支票根本無法兌現。老板明白是那個客戶故意耍詐,想要刁難他,原本他想立刻衝回客戶的公司和他大吵一架。但是,這個老板一向秉持著"和氣生財"的經營原則,所以他壓下自己的怒氣,向銀行的櫃台小姐詢問這張支票之所以無法兌現,到底差了多少錢。由於老板的態度很誠懇,所以櫃台小姐也很熱心地幫他查詢。查詢的結果是,戶頭內隻剩下九萬八千元,跟他的支票金額隻差了兩千元。

正如老板所料,這個客戶是存心和他過不去。老板靈機一動,從身上拿出兩千元,請櫃台小姐幫他存到客戶的賬號裏,補足支票的麵額十萬元後,再將支票軋進去。這樣,他順利地領到貨款了。

其實,這位老板完全可以理直氣壯、怒氣衝衝地跑到客戶的公司去抱怨,但是他卻沒有這麼做。因為他知道,要是他這麼做的話,不但浪費自己的時間,而且也會因此永遠失去這個客戶。所以,他把時間花在解決問題上,而不用來製造新的問題。

麵對自己始料不及的情況時,很多人往往會失去理智並遷怒於別人,但這樣隻會把問題弄得更糟。如果我們把生氣的時間花在解決問題上,那麼事情就會變得順利多了。

成功學大師戴爾·卡耐基剛開始拓展事業的時候,經常在全國各地巡回演講,舉辦一些成人教育班和座談會。

後來有一位記者在報紙上毫不留情地攻擊了卡耐基和他所熱愛的事業。

卡耐基讀了報紙之後憤怒難當。他認為這些文字侮辱了他的人格、他的理想,以及他全心全意專注的事業,根本是這個記者在刻意扭曲事實。

氣急敗壞之下,卡耐基馬上打電話給《太陽報》執行委員會的主席,要求刊登一篇聲明,以澄清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