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45章 品質十二 負責—責任感伴你走向成熟(4)(2 / 2)

對小事負責才能擔當大任

在這個世界上,最渺小的人和最偉大的人同樣有一種責任。

--羅曼·羅蘭

"一屋不掃,何以掃天下"。一個人不願意做小事,不願意對小事負責,就不可能在大事麵前擔當責任。

卡菲瑞先生回憶比爾·蓋茨小時候,寫下這樣一段文字:

1965年,我在西雅圖景嶺學校圖書館擔任管理員。一天,有同事推薦一個四年級學生來圖書館幫忙,並說這個孩子聰穎好學。

不久,一個瘦小的男孩來了,我先給他講了圖書分類法,然後讓他把已歸還圖書館卻放錯了位置的圖書放回原處。

小男孩問:"像是當偵探嗎?"我回答:"那當然。"接著,男孩不遺餘力地在書架的迷宮中穿來插去,小休時,他已找出了三本放錯地方的圖書。

第二天他來得更早,而且更不遺餘力。幹完一天的活後,他正式請求我讓他擔任圖書管理員。又過兩個星期,他突然邀請我上他家做客。吃晚餐時,孩子母親告訴我他們要搬家了,搬到附近一個住宅區。孩子聽說要轉校,擔心地說:"我走了誰來整理那些站錯隊的書呢?"

我一直記掛著他。但沒過多久,他又在我的圖書館門口出現了,並欣喜地告訴我,那邊的圖書館不讓學生幹,媽媽又把他轉回我們這邊來上學,由他爸爸用車接送。"如果爸爸不帶我,我就走路來。"

其實,我當時心裏便應該有數,這小家夥決心如此堅定,內心充滿責任感,則天下無不可為之事。不過,我可沒想到他會成為信息時代的天才、微軟電腦公司大亨、美國首富--比爾·蓋茨。

從中我們可以看出,許多偉大或傑出人物身上,總有優於常人之處或早或遲地顯示出來。比爾·蓋茨對待圖書館工作這樣的小事,就已經表現出一種超乎同齡人的責任感,這也是他日後能取得卓越成就的一個原因吧。

一位大公司的老板曾經講過這樣的故事。有個人來他公司應聘,經過交談,他覺得那個人其實並不適合他們公司的工作,因此,他很客氣地和那個人道別。那個人從椅子上站起來的時候,手指不小心被椅子上跳出來的釘子劃了一下。那人順手拿起老板桌子上的鎮紙,把跳出來的釘子砸了進去,然後和老板道別。就在這一刻,老板突然改變了主意,他留下了這個人。

事後,這位老板說:"我知道在業務上他也許未必適合本公司,但他的責任心的確令我欣賞。我相信把公司交給這樣的人我會很放心。"

對小事負責才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中擔當大任。家庭和學校是我們培養責任感的最好地方。無論在家庭和學校,我們都要主動去做一些小事情,去充當一些有意義的角色,體會自己的行為對集體所產生的重要性,同時也培養戰勝自己弱點、增長各種能力的信心。

在家庭中,我們應主動承擔一些力所能及、與自己年齡相當的勞動任務。可以和父母談談建設家庭的計劃,在我們大一些後,甚至可以與父母商討家庭財政安排。

比如,可以從家庭理財開始。如今,青少年基本上是遠離理財的。許多家庭不僅沒有叫下一代參與理財,甚至壓根兒沒有想到這一層。許多父母由於受傳統的束縛,總認為,我們的任務就是讀書,把書讀好了比什麼都好。理財啦、當家啦、買菜啦、做家務啦……那是以後的事,現在則用不著我們"操心"。其實,做父母的希望我們讀好書也是人之常情,青少年當然應該以學習為主。但如果讓青少年適當地參與理財,使他們對當家有所體驗,也是大有裨益的。如:庭每月有多少固定收入,每月計劃開支的金額和實際支出的數目;家庭有哪些方麵的投資,以及準備投資的方向(項目);家庭所需大件商品的購買與否……孩子都知曉,並征求父母的意見。與此同時,還可以參與家庭采購,如買菜,等等,以便與實際有所接觸,對當家理財有親身的體會,在參與理財之後,改變了自己原先對家庭經濟狀態漠不關心的態度,也對市場、物價、商品和家庭等方麵情況有所了解和認識,並豐富這方麵的知識。要知道,人需要多方麵的知識和實踐,而當家理財這方麵的知識又是我們今後所不可缺少的。那麼,提前接觸這方麵的知識又有什麼壞處呢?至於擔心因此而影響學習,顯然是多餘的。

家庭經濟情況也有必要了解,若自己對家庭的經濟拮據有所了解,也有助於在花錢上與父母保持一致,不至於在不遂心意時亂發脾氣

總之,無論是在學校還是在家中,點滴的小事都可以培養出我們的責任感。做好身邊的每一件小事,從中培養自己的能力和責任心,我們就能夠在未來的社會中擔當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