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8章 品質五 堅韌—在充滿荊棘的道路上奮進(1)(3 / 3)

營救人員說在這種天氣下能存活下來簡直是奇跡。他們分析原因後斷定,他們之所以能活著,是因為他們一個晚上都沒有停止過高強度的運動。

在困難麵前摔倒是難免的,最關鍵的是你能夠重新站起來,並且承受一次又一次的摔倒,即挫折、失敗或迷惘,這樣堅持到底,才能取得勝利。

作為電影製片人,鮑勃可謂是一帆風順。

鮑勃若是滿足於做製片人,也許他真會一帆風順。然而,他認為,做製片人還不能充分發揮他的才能和創造性。在好萊塢,真正的榮耀屬於導演。

他執導了一部片子,評論界眾說紛紜,票房很低。導演鮑勃可不像製片人鮑勃那樣受人歡迎了。失敗接二連三地向他襲來。

一年之內,電影砸鍋,朋友拋棄他,婚姻破裂。他從加利福尼亞逃到紐約,過起了隱姓埋名的生活。他瘋狂地尋找新的根基,傾家蕩產買下了一個套房。"我完全垮了。"他說。

他坐在紐約的套房裏,陷入了冥思苦想。麵對生活與事業的雙重打擊,他決定偃旗息鼓,他獲得了安寧。

對於鮑勃和那些有成就的人,關鍵是要控製局麵。但是,失敗使他完全失控了。也許他沒有必要控製,也許他可以改變,也許改變了會更幸福。

最後,鮑勃重新回到了洛杉磯,回到他失敗的地方。他懷揣著從未有過的謙卑感回去了。一切都得重新開始,一種完全不同的自我意識支持著他。

他放下麵子,從低級的活開始幹。"我得倒退三步,才能前進四步。倒退雖然痛苦,卻必不可少。"

鮑勃最終還是重登好萊塢的頂峰,這一次,他既非製片人,亦非導演,而是電影公司的董事。

鮑勃知道自己是幸存者。

鮑勃現在正是輕裝上陣。他的價值觀非常明確。也許,他會遇到更多的挫折,但他絕不低頭。在他看來,成功並不在於重新當上電影公司的總裁,而在於審視自己的生活這一過程。他將這一精神旅程視為最大的成就。

看著鮑勃的精神之旅,你會明白"我完全垮了"對鮑勃來說是錯誤的,而對你來說,也是--錯誤的。

"失敗了再爬起來",看起來是一句鼓舞克服危機者最好的話,但是要真正實現起來,需要的是自我鼓勵的品質和勇氣。有無這種品質和勇氣,就直接決定了誰是一個危機者,誰是一個優勢者。更為主要的是能在挫敗之時看到站起來的希望!

梅西14歲的時候來到美國,因為他從7歲起就跟著裁縫師學縫紉,所以到了美國之後,很順利地就在一家裁縫店中找到了工作。

到了18歲時,梅西決定要成立一家屬於自己的店。

於是,他和弟弟及其他合夥人共同買下了一間禮服店,他信心十足地把所有的積蓄都投資在這裏。但是,接下來發生的許多事情,卻不斷地考驗著梅西開店的決心。

先是在即將開業的前一天晚上,被小偷偷走了將近8萬美元的存貨;接下來他再度進的貨,又在一場意外大火中付之一炬。

後來,他才發現保險經紀人欺騙了他,根本沒有把他支付的保險費支票交給保險公司,所以這場火災等於沒有保險。

更慘的是,可以證明公司存貨內容和價值的一位重要證人,卻正好在這個時候去世了。

接二連三的打擊實在讓梅西受夠了,他決定到別的裁縫店工作。但是,過了沒多久,他渴望擁有自己事業的欲望又開始蠢蠢欲動了起來。

於是,他再度鼓起勇氣,開了一家裁縫兼禮服出租店。這一次,他決定多采納別人的意見,但在大方向上他依然堅持自己做決定。因為,他始終相信:如果因此跌倒了,是他讓自己跌倒的;如果他站了起來,那也是靠自己站起來的。

因為梅西堅持著這個信念,所以不久之後,他的"法蘭克禮服出租店"終於成為底特律的知名店鋪。

梅西的經曆告訴我們,當人生出現挫折和困難時,隻要我們堅定成功的信念,不被失敗擊跨,那麼最後等待我們的必將是成功。

昭和四年,日本經濟遭遇前所未有的大恐慌。工廠接二連三裁員倒閉,勞資糾紛不斷發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