尊嚴重於一切。作為一名愛國誌士,馮玉祥用行為捍衛了中華民族的尊嚴,這個故事便為我們帶來了這樣一個重要的啟示:對於一些侵犯我們尊嚴的行為我們一定不可姑息,一定要拿出實際的行動,用行動來捍衛自己的尊嚴。
史密斯博士是一位多才多藝的人。有一天,他和幾位貴婦人乘坐遊艇,泛舟泰晤士河上。他吹著薩克斯,盡量逗那些貴婦人快活。這時,遊艇後不太遠的地方,有隻被軍官們占用的船。史密斯博士看到那隻軍官船向遊艇靠近時,就不吹薩克斯了。於是軍官當中有人問他,為什麼他要把薩克斯收進口袋裏不吹了。
"我把薩克斯放進口袋裏,正如我把它從口袋裏拿出來一樣,都是為了使自己高興。"史密斯博士回答說。
那位軍官怒氣衝衝地威脅說,要是他不立刻把他的薩克斯再掏出來吹,那就不客氣了,要把他扔進河裏。史密斯博士怕嚇著那些貴婦人,便盡可能地逆來順受,忍氣吞聲地拿出他的薩克斯來。隻要對方的船還在河上,他就一個勁兒直吹。
傍晚時分了,他看到那個曾經對他如此粗暴無禮的軍官,獨自一人正在倫敦附近一個偏僻的地方走著,便朝那軍官走去,冷冰冰地說:
"今天,我是為了使我的同伴和你的同伴避免陷入煩惱,才服從你那傲慢的命令的,現在為了使你真正相信,一個普普通通的人,也會像一個披著軍服的人那樣有勇氣。明天一早,就在此地,希望你能來,我們就幹一場吧,但是不要有別人在場。決鬥隻在我們之間進行。"
史密斯博士進一步決定,他們之間的矛盾,隻能靠手中的劍來解決。那個軍官同意了這些條件。
第二天早晨,這兩個決鬥者在約好的時間裏,在指定的地方碰麵了。軍官正站在準備決鬥的位置上。就在這個時候,史密斯博士舉槍瞄準了他。
"幹什麼?"軍官說,"你想暗殺我嗎?"
"不是的!"史密斯博士說,"不過,你得在這兒跳一分鍾的舞。否則,你就會是一個死人了。"
接著是一場小小的爭執。可是史密斯博士似乎是如此的暴怒,如此的堅決,軍官隻好被迫屈服了。
當他跳完舞的時候,史密斯博士說:
"昨天,你違反我的意願,逼著我吹薩克斯;今天,我違反你的意願,強迫你跳舞。現在,我們兩人的事兒都以遊樂的方式來了結了。"
當然,舉這個例子並不是主張我們對於別人的冒犯要以牙還牙,而是說要勇敢地拿出行動來,隻有通過行動才能捍衛住自己的尊嚴。
英國著名詩人拜倫從小跛足,體質虛弱。他剛進小學時,常常受同學期侮。一次,他在球場旁站著看別人打球。一個叫漢斯的頑皮同學故意拉他上場。拜倫一再推托,漢斯仍不放過他,而且還找來個竹籃子,強迫拜倫將一隻腳放進去,"穿"著這隻籃子一瘸一拐地繞場一周。在場的同學笑得前仰後合。拜倫內心痛苦極了。
事後,他想了很久:漢斯如此放肆地欺侮我,就是因為我軟弱無能。我為什麼不可以強壯起來呢?從此,他開始刻苦鍛煉身體,每天都利用課餘時間參加打球、遊泳、拳擊、擊劍等各種運動。不久,學校舉行運動會,他報了拳擊和遊泳兩個項目。在拳擊比賽中,他恰好和漢斯分在一組。笛聲一響,兩人激烈地爭鬥起來。
人們都以為拜倫注定要敗在身強力壯的漢斯手下。誰知,經過一番較量,漢斯體力漸漸不支,拜倫卻毫無倦意,越打越猛。隻聽"噗"的一聲,漢斯被打翻在地。觀眾台上發出一片驚呼聲。拳擊比賽剛剛結束,拜倫又參加了遊泳比賽。他雖然腳跛,但動作十分有力。最後,他出人意料地又奪得了全校遊泳冠軍。
拜倫的故事告訴我們,一味地退讓並不能為自己贏回尊嚴,隻有拿出行動,使自己變得強大,才能夠為自己贏得尊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