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6章 品質二 自尊—成就偉大與卓越的原動力(1)(2 / 3)

1912年榮獲諾貝爾化學獎後,他突然接到了一封信,信上隻有一句話:"我永遠敬愛你。"這正是那位美麗女子--波多麗伯爵寄來的。這封信給了他更大的鼓舞。他一生發表論文上千篇,其數量幾乎沒有一個科學家可以相比。格林尼亞獲得了諾貝爾獎,也獲得了那位美麗女子的愛戴,這一切都和他著手努力分不開。

通過這個故事讓我們知道這樣的道理,自尊能給人無比巨大的力量。格林尼亞就是一個很好的證明。一個有自尊心的人,就是知榮辱、明羞恥,愛惜自己名譽的人。有自尊心的人,必定有強烈的榮辱感。當他們做了好事會引以為榮,而一旦自己做錯了事,即使沒有被人發現,沒有受到指責,但也會深深自責,並感到羞恥。這種可貴的自尊心,乃是我們立世之本與做人之基。怕就怕一些人,明明做錯了事,卻不以為恥,反以為榮。我們常常看到一些人,在大庭廣眾之下,為一點小事破口大罵。他們以為這樣做是戰勝了別人,顯出自己的本事,其實恰恰是丟盡了自己的臉,侮辱了自己,這種不自尊的表現,更使別人看不起他。

有自尊心的人不甘落後,自覺主動地遵守紀律,努力學習,創造性地完成任務。可見自尊是一種多麼可貴的情感,隻要我們很好地利用它,就能豐富自己,提高自己,創造出卓越的人生。

挺起脊梁做人

人受到的震動有種種不同,有的是在脊椎骨上;有的是在神經上;有的是在道德感受上;而最強烈的、最持久的則是在個人尊嚴上。

--約翰·高而斯華餒

強森的母親是他七歲那年去世的,父親後來續娶了一個猶太人,繼母來到他家的那一年,小強森11歲了。

剛開始,強森不喜歡她,大概有兩年的時間他沒有叫她"媽",為此,父親還打過他。可越是這樣,強森越是在情感中有一種很強烈的抵觸情緒。然而,強森第一次喊她"媽",卻是在他第一次也是唯一的一次挨她打的時候。

一天中午,強森偷摘人家院子裏的葡萄時被主人給逮住了,主人的外號叫"大胡子",強森平時就特別畏懼他,如今在他的跟前犯了錯,他嚇得渾身直哆嗦。

大胡子說:"今天我也不打你不罵你,你隻給我跪在這裏,一直跪到你父母來領人。"

聽說要自己跪下,強森心裏確實很不情願。大胡子見他沒反應,便大吼一聲:"還不給我跪下!"

迫於對方的威懾,強森戰戰兢兢地跪了下來。這一幕,恰巧被他的繼母給撞見了。她衝上前,一把將強森提起來,然後,對大胡子大叫道:"你太過分了!"

繼母平時是一個沒有多少言語的性格內向之人,突然如此震怒,讓大胡子這樣的人也不知所措。強森也是第一次看到繼母性情中另外的一麵。

回家後,繼母用枝條狠狠地抽打了兩下強森的屁股,邊打邊說:"你偷摘葡萄我不會打你,哪有小孩不淘氣的!但是,別人讓你跪下,你就真的跪下?你不覺得這樣有失人格嗎?不顧自己人格的尊嚴,將來怎麼成人?將來怎麼成事?"繼母說到這裏,突然抽泣起來。強森盡管隻有13歲,但繼母的話在他的心中還是引起了震撼。他猛地抱住了繼母的臂膀,哭喊道:"媽,我以後不這樣了。"

繼母教會了強森人生中的重要一課--人活著要有尊嚴。繼母因為懂得這一點所以從沒有勉強小強森叫她母親,當然她同樣不允許別人侮辱小強森。

人活著就要有尊嚴,活著就該挺起剛正的脊梁,這是做人的根本,小強森也許還懵懂不知,然而,人人理應捍衛自己的尊嚴。

春秋戰國時期齊國有一個富翁叫黔傲,他是一個高傲的人,很看不起那些窮人。有一年國家鬧災荒,窮人幾乎天天都沒有東西吃,一個個餓得東倒西歪。他便想拿出點糧食給災民們吃,但又擺出一副救世主的架子,他神氣活現地站在路邊,把做好的窩窩頭擺在旁邊,施舍給過往的饑民們。每當過來一個饑民,黔傲便丟過去一個窩窩頭,並且傲慢地叫著:"叫花子,給你吃吧!"有時候,過來一群人,黔傲便丟出去好幾個窩窩頭,讓饑民們互相爭搶,黔傲在一旁嘲笑地看著他們,十分開心,覺得自己真是大慈大悲的活菩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