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人之所以自卑就是因為沒有找到自己的長處,沒有挖掘出自身的潛力。每個人身上都有獨特的特長和天分,隻要能找出自己的特長,發揮自己的天分,你就能夠為自己贏得自信。
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適合於不同的工作崗位。不同的工作崗位對人才的素質與才能的要求也不同。比如,做一個傑出的臨床醫生,必須具有很好的記憶力;研究理論物理學,抽象思維能力不可少;一個數學家沒有必要一定具備實際操作、設計和做實驗的能力,雖然這種能力對於一個化學研究者來說是必不可少的;而天文學是一門觀察科學,需要很好的觀察能力,濃厚的興趣和長久的毅力。
人的興趣、才能、素質也是不同的。如果你不了解這一點,沒能把自己的所長利用起來,你所從事的行業需要的素質和才能正是你所缺乏的,那麼,你將在平凡的工作中失掉信心和熱情,而你的才能也將會被埋沒。反之,如果你有自知之明,善於自我設計,從事你最擅長的工作,你就會獲得成功。
這方麵的例子有很多:
達爾文在數學、醫學等方麵毫無建樹,但對動植物學的研究卻卓有成效。
阿西莫夫是一個科普作家,同時也對自然科學頗有研究。一天上午,他坐在打字機前打字的時候,突然意識到:"我不能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學家,卻能夠成為一個第一流的科普作家。"於是,他幾乎把全部精力放在科普創作上,終於成了當代最著名的科普作家。
倫琴原來學的是工程科學,但他在老師孔特的影響下,做了一些物理實驗,逐漸體會到,這才是最適合自己幹的行業,後來果然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物理學家。
一些遺傳學家經過研究認為:人的正常的、中等的智力由一對基因所決定。另外還有五對次要的修飾基因,它們決定著人的特殊天賦,起著降低或提高智力水平的作用。一般來說,人的這五對次要基因總有一兩對是"好"的。也就是說,一般人總有可能在某些特定的方麵具有良好的天賦與素質。
湯姆遜由於有一雙"笨拙的手",在處理實驗工具方麵感到很煩惱,因此他的早年研究工作偏重於理論物理,較少涉及實驗物理,並且他找了一位在做實驗及處理實驗故障方麵有驚人能力的年輕助手,這樣他就避免了自己的缺陷,發揮了自己的特長。
珍妮·古道爾清楚地知道,她並沒有過人的才智,但在研究野生動物方麵,她有超人的毅力、濃厚的興趣,而這正是幹這一行所需要的。所以她沒有去攻數學、物理學,而是到非洲的原始雨林裏考察黑猩猩,終於成了一個有成就的科學家。
所以,每一個人都應該努力根據自己的特長來設計自己的目標,量力而行。根據環境、條件,自己的才能、素質、興趣等,確定進攻方向。不要埋怨環境與條件,應努力尋找有利條件;不能坐等機會,要自己創造條件。從事科學研究的人不僅要善於觀察世界,善於觀察事物,也要了解自己,挖掘自己的潛能,撥動自己特有的音符。
樹立自信,走出自卑的泥潭
我的力量是真正源泉,是一種暗中的,永不變更的對未來的信心。甚至不隻是信心,而是一種確信。
--杜·伽爾
心理學認為,每個人對自己都或多或少帶有一些不恰當的認識,自卑就是一種過多的自我否定而產生的自我貶低的情緒體驗,是一種認為自己在某些方麵不如他人的自我意識和自己瞧不起自己的消極心理,是由主觀和客觀原因造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