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日,太後的長女章平大長公主便進宮來了。她來的早,按照慣例,眾位妃嬪都在太後的慈寧宮請安。章平便一路乘著八寶香車到了太後的慈寧宮。
章平公主是先帝的長公主,皇上嫡親的姐姐。皇後與眾位妃嬪自然是不敢怠慢,急忙上前與章平見禮。
一時間,滿殿的鶯聲燕語,環佩叮當。因著太後不喜喧嘩,各宮的妃嬪們行了禮、請了安,便紛紛告退了。而太後早就抱著自己的外孫和外孫女在一邊逗著玩了。
章平與皇後說了會閑話,沒有聊上半柱香的時間,皇後便借口宮中事務繁忙,急急地回了自己的坤寧宮。
章平見皇後一張臉上紅紅白白,便知道皇後必然是心中不忿。看見皇後紅色的身影隨著天青色簾子消失不見之後,章平公主便拉了太後手道:“母後,您怎的對皇後有些子冷淡似得?”
太後隻管將小孫女抱在懷裏:“她要是也能向你這樣給母後添幾個孫孫,母後自然是喜歡的。”
章平公主笑道:“母後可真是的。皇後自小產之後,便一向身子不是大好。太醫不是說過…算了,不說這些了。她的心中也是極苦,母後還是多多原諒她吧。”
太後連連點頭:“母後知道她心中苦,可是她也委實太過了。”又和章平細細說了幾件事情。
原來皇後身為一國之母,卻時常拈酸吃醋,太後覺著她實在是小家子氣。上個月,太後囑咐她好好操辦賞菊宴,皇後卻推三阻四,最後,隻發出去了一小半帖子,請來的還都是些誥命夫人。那些夫人們早早知道這個緣由,哪裏還敢帶了女兒進來?
章平公主也知道皇後自小嬌慣,是右相的掌上明珠。冊封太子妃後,她不滿幾個同時冊封的良媛,時常循著機會便罰那些個女子,鬧的弟弟很是頭疼。
後來弟弟登基稱帝,冊封了幾個良媛位份都不低,皇後這才稍稍收斂了性子。隻是每次提到選秀這樣的事情,皇後便找著各樣的理由不願意操辦。
章平公主知道這些事情,隻笑道:“母後,您不是最近選了幾位出色的人才嗎?難道不是給弟弟的?”
太後嗔怪:“胡說,沒大沒小。”
原來因著皇後不願意操辦,皇帝每次也是推三阻四,這回還拿出了家國天下來堵太後。太後隻能想這麼個迂回的法子,這回召章平進宮,也是想讓女兒幫忙看看各家的小姐。章平時常在各府中應酬,自然平時往來的消息也多。
章平公主一向是跳脫促狹的性子,知道太後的心意,自然是拍著胸脯向自己母後保證,必定給弟弟挑出拔尖的人才來。
太後歎了一聲:“拔尖的人才宮裏還少嗎?依母後看,還是得給他選些合心意的。宮裏麵啊,和他心意的太少了。母後冷眼瞧著,福爾竟是沒有幾個喜歡的。也不知他的性子怎生的這樣冷淡。”
章平眼珠轉了一轉便問燕清:“燕清姑姑,皇上現在最寵誰?徐妃?”
燕清是太後身邊最得力的姑姑,得慕煊信任,因此還領著敬事房的差事,便說:“依奴婢看,皇上見得最多的仍是淑妃娘娘。”
章平點頭:“這淑妃,以前做姑娘的時候,我也是見過幾次的。同我那小姑子一樣,是很好的。如此說來,皇上便是喜歡淑女了吧!可是她進宮不是三年了,怎的還沒動靜?”
太後隻歎了一口氣,再不言語。章平心中雖然疑惑,卻不願意太後不開心,便勸慰道:“母後,您別著急。這事啊,女兒肯定幫著您,您放心好了。”
又走下榻,襝衽作禮:“女兒不孝,到現在還沒想起來給母後請安呢。正安、正寧、正雅,娘不是教過你們的嗎?見了太後要說什麼的?”
兩個小世子甚是聰慧,立刻彎腰鞠躬:“祝太後外婆福如東海,壽比南山。”
那最小的郡主在太後懷裏口齒不清的說道:“婆婆萬事如意。”
太後自然是眉開眼笑,抱著自己的外孫女再不鬆手,又將兩個外孫也喚道榻上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