魯迅有一句話說得很深刻:“隻有真的聲音,才能感動中國人和世界人;必須有真的聲音,才能與世界人同在世界上生活。”如果你虛假情意,隻會使別人遠離你,無人與你交往。因此,在與人談話時,話切不能太虛,否則將很難與人有進一步的溝通。
說話太虛,得不到尊重
真誠是友誼的基礎,友誼隻能從真誠中來。因為真誠是處世之本。
“友情為終生的精神食糧,我們的生活不能沒有友誼。”但要得到真正的友誼是不容易的,它需要“用忠誠去播種,用熱情去灌溉,用原則去培養,用諒解去護理”。
從客觀上講,真正的感情隻能在“兩廂情願”、“投桃報李”的基礎上產生和增進,因為感情是需要彼此之間雙向交流的,自古以來“士為知己者死”的說法,不就是“投桃報李”嗎?
當年,某學院博士生馬某,在尋求體現自身價值的職業時四處碰壁。這次他來到廣東美的空調器集團求職也沒有抱太大希望,沒想到老板毫不猶豫地接收了他。問及待遇時,馬某說:“我在大學裏是講師,在這裏不能降低。另外,我有失眠的毛病,必須有個單間住。”老板聽後欣然應允。一個半月之後,馬博士破譯了藍波——希島空調器的工藝原理,使美的空調在短期內上了一個新檔次。馬某的待遇也隨即提升,住房也得到調整。同時,還按空調的銷售量提取“知識價值”。
有一次,馬博士在廣州開完會準備回廠,“恰巧”有一輛高級轎車在賓館門前恭候,“司機”聲稱是回順德,可以順路送他。待車到順德,“司機”才告訴他,自己也是生產空調器的老板,如果馬博士到他那裏去,年薪30萬元,這輛高級轎車馬上歸他使用;同時,他還告訴馬博士,如果一時拿不定主意,日後隻要打個電話,隨時都可以去施展才華。
然而,馬博士並沒有答應那位老板的請求,而且,他以後也不準備打那個電話。
大家都想問到底是什麼東西拴住了馬博士的心?其實物質是次要的,關鍵是他與美的集團已經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沒有人能夠拒絕交朋友,因為每一個人都會需要別人的幫助,那麼,精明人都是怎樣做的呢?
倘若精明必須借助於虛偽,那麼他自身也將生活在虛偽之中,那麼,他將必然失去別人的信任和友誼,最終所導致的後果就是失去所有的朋友。至於假裝友好、貌似親密的不真誠表現,那就是人際交往中的“偽貨”了,這樣時間一長隻會將曾經有過的一點點友情破壞殆盡。
真誠能贏人心
與人溝通最重要的是什麼?有人回答:是真誠。
確實如此,真誠最能動人。因此,當你麵對一個固執的客戶攻不下來時,你就該想一想“精誠所至,金石為開”這句話所包含的道理了。把你的這種誠意,揉進每一個字裏,就成了世界上威力最大的潤滑劑。
可以肯定地說,談判就等於競爭,要競爭當然離不開競爭手段。為此,各種職場談判的策略我們都要充分利用。但是,無論何種談判都應在坦誠的基礎上進行。
談判是一種和平的磋商過程,而不是脅迫的代名詞,談判的協議要靠談判者的信守來保證;談判者不僅要重視自己的利益,同時也應充分顧及他方的利益。正如美國前國務卿、著名的談判專家亨利·基辛格認為的那樣:“在外行人眼裏,外交家是狡詐的。而明智的外交家懂得,他決不能愚弄對手。從長遠的觀點看,可靠和公平是一筆重要資產。”
單從實用主義的角度來說,坦誠對於一個談判者而言是非常重要的。如果你的談判對手從心底裏不是特別信任你,那麼他將不會告訴你任何重要的信息。這必然會對你的目的產生不利的影響。相反,當對方認為你值得信任時,談判後,在私下裏他也許會告訴你一些從談判上所無法知道的東西。你看懂其中的重要性了嗎?
職場話術
說話的魅力其實並不在於你說得流暢或滔滔不絕,而在於你是否善於表達出真誠。最能推銷產品的人並不一定是口若懸河的人,而是善於表達真誠的人。當你用得體的話語表達出真誠時,你就贏得了對方的信任。